四川事业单位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网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方法 > 笔试技巧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2014-03-06 09:34:44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

【导读】华图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sc.huatu.com/sydw/)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更多关于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事业编报名,事业编考试内容等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或添加 客服号咨询!

  第二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这个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指针。我们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其精神实质。

  1.提出“一个根本和目标”,即“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重在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重在建设,关键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在建设,落脚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四观”的新的执政理念,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一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其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了人是主体。人作为万物之灵,永远处在中心和优先的位置。强调人是主体,树立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不仅对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促进社会进步非常重要,而且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本内容之一。而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正是为了努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有效开发人力资源,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在治国兴邦中发挥作用。

  2.提出“一个牢固树立”,即:“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信念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是前进的路标。在各种理想中,社会理想是*高的表现形式,是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是道德价值的源泉,社会理想制约着道德理想,人们总是在自己认定的社会理想激励下,使自己形成这种社会理想所需要的理想人格。一个人越是努力实现自己确认的社会理想人格,一个佗人越是努力为实现自己确认的社会理想而奋斗,他就在走向理想人格品德的阶梯上攀登得越高。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理想都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要搞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提出“一个大力提倡” ,即: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这 20 字的基本道德规范,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建设的内容,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般道德水准出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大力倡导上述基本道德规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的东西,也是*基础的东西。把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道德大厦才能建立起来。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以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基本行为准则,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大厦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

  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的“六个坚持”,系统、深刻地揭示了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

  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任何时代的经济,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道德。任何时代的道德,又必然影响产生它的经济。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对于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努力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信用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转变过去的依赖意识、被动意识、只关心效益而不注重效率的意识、只服从长官意志而不注重民主法制的意识,以及不敢拼搏、害怕竞争的心态,等等。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和消除市场经济给道德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坚决防止和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反对和批判拜金主义。总之,我们要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道德是有继承性的,又是有发展性的。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离不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古代的道德传统良莠并存,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使继承下来的优秀道德因素得以提升,古为今用,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在我国道德领域中,既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古代的优良道德传统,又有中国人民在近现代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革命道德传统。革命道德传统既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又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升华。因此,我们还需要继承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一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传统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继承更加重要。

  我们的道德建设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交往和交流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学习、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道德建设方面的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来推进和发展我们的道德建设。

  总之,我们要创造出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道德文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检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都是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典范,都是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道德规范。

  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这是关于处理公民的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公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承认尊重个人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本质要求。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力,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但是,人们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社会成员,对他人和社会,总要承担起一定的使命、职责和任务。权力与义务一致是公民之间的平等性的要求和表现。享受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履行义务,就会享受相应的权力。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承担、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样是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本质要求。每个公民必须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要把权力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

  注重效率,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特征。注重效率就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道德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要鼓励先进,多劳多得,打破大锅饭,砸碎铁饭碗,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先富帮后富,*终达到共同富裕。

  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公平首先就是要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竟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让市场进行初次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其次是在政府的主持下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采取扶贫等社会救助措施、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鼓励高收入者通过扩大再生产、捐助公益事业等方式把一部分财富返还给社会,这样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差别,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改善,实现公平。

  公平与效率足一对矛盾,片面强调其中一方都会损害另一方,不能把任何一方单纯作为实现另一方的手段。克服这一矛盾的出路在于:让公平出效率,为效率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让效率促进公平,为公平提供物质条件,使一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双方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

  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这是从我国社会上义初级阶段这一*大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原则。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环境的不同和性格、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必然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复杂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从这个*大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人们在觉悟程度、道德水平、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和社会经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区分层次,有的放矢,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不可能对所有的人提出完全相同的思想道德标准,不可能把高尚的精神单一地理解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把道德区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两个层次。这种分层次的道德要求不仅指出了基本道德要求,又指出了道德提升的目标。要在全社会认真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又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团结和带领不同觉悟的人们共同进步。

  广泛性要求是先进性要求的基础,先进性要求是广一泛性要求的导向。没有广泛性要求,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共同理想人格和道德观念,为人民服务就会失去基础。广泛性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条“底线”。有了这条“底线”的约束,普通群众就有了一条准绳,向“先进性”提高也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反之,没有先进性要求,如果不在社会上倡导和弘扬先进性要求,就无法激励少“大群众继续提高道德境界,广泛性要求就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方向。只有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才能*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性。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不要不分对象千篇一律高标准要求,而要注意层次性,区别出对不同人的不同的道德要求。对广大人民来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他们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必须有更“严”的要求,应当以*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用自己模范行为来影响广大群众。对领导干部来说,要“身体力行”去实践共产主义道德,以共产主义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

  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靠管理,坚持标本兼治。只有综合运用教育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才能更有成效地规范人们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是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教育为主的方针,强化道德教育,依靠道德自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要把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必须以法律、纪律手段来辅助,对于那些已经丧失德性的人,更需要的是依法做出处理,强化法律规范作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要把道德规范这种软约束和法律规范这种硬控制结合起来。如果放弃法律手段而仅仅凭借他们内心的道德自律,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将难以得到保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现有的道德水平上,思想教育的成果还必须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化。



  相关阅读: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知识》考试专用教材

  四川省属事业单位考试 综合疑问解答100问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知识》考试复习大纲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考大纲解读
>>>四川事业单位最新推荐<<<
new23下公告汇总 报名入口 联考成绩查询入口 联考晒分差分查
面试礼包hot 面试提前学 职位查询 专业查询
面试备考 历年真题 入面分数线new 课程咨询
(编辑:Paelin)
一起加入学习交流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