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2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限制学位吗

2022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限制学位吗

2022-02-11 15:34:00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2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限制学位吗?四川省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为3月26日,按照往年考试安排,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与四川省公务员招考同期,预计于2月下旬发布招考公告及岗位计划,报名于2月底开始,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职位表等相关内容如下。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历年公告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岗位计划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历年分数线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公告预约

  一、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报名流程(下文摘自以2021年公告原文)

  优秀村(社区)干部、第一书记、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须由个人向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提出申请;服务(工作)单位不属于乡镇(街道)管辖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向服务地所在县级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优秀工人农民报考,须由个人向所在单位或村(社区)党支部、乡镇(街道)党(工)委提出申请;事业编制人员报考,须由个人向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一)网络报名

  本次招录采用网络方式报名。报名时间为2021年2月24日至3月2日上午8:00,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http://rst.sc.gov.cn/)“人事考试”专栏。上网有困难或无条件上网的人员,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提供必要服务。

  资格审查由各市(州)和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负责,贯穿考录全过程。任何时候发现报考者有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弄虚作假的情形,取消考试、录用资格,所产生的后果由报考者本人承担。报名及资格初审按以下程序进行:

  1.职位选择。报考者登陆报名网站,查阅“公告”“职位表”“填表说明”等,了解基本政策和要求,选择与自己条件相符的招录职位。报考者应使用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有关信息进行报名,并且只能选择一个招录职位,报名时填报的身份证信息必须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一致。报考者对各类职位的资格条件需要咨询时,可拨打《职位表》公布的联系电话。

  2.填报信息。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真实、准确、完整填写《四川省2021年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优秀工人农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事业编制人员、退役军人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报名信息表》(以下简称《报名信息表》)的各项内容,同时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在《报名信息表》上传照片处下载)进行照片处理,并按网络提示上传照片。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按《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人社部令第30号)的有关规定处理。

  3.查询资格初审结果。报考者请于2月24日至3月3日上午8:00期间,登陆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合格者按网络提示打印《报名信息表》2份,供资格审查时使用。资格初审不合格的,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

  (二)确认缴费

  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须于3月4日上午8:00前登陆报名网站确认缴费。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公布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7〕472号)规定,笔试考务费每科50元。网络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缴费者,视为放弃报考。确认缴费的具体程序按网络提示进行。

  (三)职位调整

  招录名额与确认缴费人数的比例达到1:5(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放宽到1:3)方可开考。在报名缴费工作结束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职位,由市(州)党委组织部根据报名情况相应缩减或取消该职位录用计划,报省委组织部汇总审核。省委组织部将于3月10日前在报名网站公告职位调整情况。被取消录用计划的职位,由报名网站向该职位已缴费的报考者退费。

↓↓↓扫码查看历年分数线↓↓↓

  二、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笔试备考资料

   1.能力测验,是测量个体不因外界环境而变化的、较稳定的、表现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心理特质的一种测验。根据这个定义,下列测验属于能力测验的是()。

  A.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刘老师在教学结束后进行了一次测验,结果发现80%的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所学内容

  B.为了对新转来的一批学生进行分班,学校对他们组织了一次摸底测验,主要看他们现在掌握知识的情况,应该进入哪个班级学习

  C.为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好地因材施教,李老师专门为他们组织了一次测验,测验的题目大都比较容易,以发现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

  D.某校在选拔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班的学生时,除了看其平时考试的数学成绩以外,又特地实施了一次智力测验,看其智力水平的高低以决定是否有长远发展

  2.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人采取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侵害。据此判断,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A.集市上张三和李四因琐事发生冲突,张三持器械动手打李四,李四还手不慎将张三打

  B.李明下班回家见一小偷正在偷邻居家的自行车,小偷欲逃跑,李明与其扭打不慎将其打伤

  C.深夜一女青年路上行走遭遇三男青年施暴,并导致自己多处受伤,厮打中该女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戳中一男青年颈动脉,致使其失血过多而死

  D.某小偷进屋行窃,被主人发现,该房屋主人立即拿起棍棒等器械击打该小偷,小偷还手后不慎将主人打成重伤

  3.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客体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属性。它是以高度紧缩形成出现的,揭示一个概念的内涵,如同抽出卷尺,这个抽出卷尺的过程在特殊的情况下不是不可以采用否定形式的。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采用否定形式揭示不出概念内涵的是( )。

  A.生荒地就是未被开垦的荒地

  B.紧急避险就是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C.非集合概念就是不反映对象集合体的的概念

  D.非婚生子女就是不具有合理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

  4.  群体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人群结构。

  下列属于群体的是( )。

  A.一起乘坐飞机的乘客

  B.排队购买同一商品的顾客

  C.路上围观交通事故的人群

  D.参加欧洲旅行团的游客

  5.  给付之诉是指对被告享有给付请求权的原告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向自己履行一定给付义务的民事诉讼请求。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要求法院确认其所主张的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民事诉讼请求。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的区别在于:当事人只要求人民法院确认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法律关系的存在状态,并不直接要求人民法院判令某种给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确认之诉的是()。

  A.刘某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赵某的学术论文有多处抄袭,赵某找到刘某理论,并要求其赔礼道歉,被刘某拒绝。赵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B.王女士为了侄子能够就近上学,将自己出资购买的房屋登记在哥哥名下。哥哥起诉离婚时,将该房屋列为婚后财产,王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自己为房屋所有权人

  C.周女士婚后经常与丈夫发生争吵,严重影响了两人的感情,遂提出要与丈夫离婚,丈夫表示不同意。周女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二人的婚姻关系

  D.张医生在儿科病房的走廊处发现一身患重病的婴儿被父母抛弃,张医生找到婴儿的父母,但父母仍旧拒绝抚养婴儿,张医生以遗弃罪将婴儿父母告上法院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此题的要件包括:①个体;②认知能力方面的心理特质。A选项中是对知识的掌握测试,不是对个体,排除;B选项中的不是认知能力,排除;同理,C选项错误,排除;而D选项中智力测试是心理测试,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答案: D

  解析:

  正当防卫的关键要件有:(1)正在进行不法侵害;(2)对行为人采取造成一定损害。A、B和C项都体现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造成损害,符合定义;D项中主人不是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小偷还手打伤主人不是维护其正当权益,不符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反映客体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属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中“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不能解释“紧急避险”包含的所有情况,因为超出一定限度的伤害,也是要负刑事责任的。A、C、D三项揭示内涵的过程包含了概念的所有情况。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一起乘坐飞机的乘客并不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B中排队购买同一商品的顾客没有相互依赖,C中路上围观交通事故的人群也不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ABC均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确认之诉是“民事诉讼请求”,强调“原告只要求法院确认其所主张的法律关系存在状态”,且“不直接要求人民法院判令某种给付”。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中“主张自己为房屋所有权人”是为了确认自己对房屋存在所有权关系,符合确认之诉的定义,B正确。A中“要求刘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是“要求要求人民法院判令某种给付”,属于给付之诉,A错误。C中“要求解除二人的婚姻关系”是“要求变更法律关系”而不是“确认法律关系”,C错误。D中以“遗弃罪”起诉是“刑事诉讼请求”,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