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省直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解析
2011-05-07 16:09 四川公务员考试网 http://sc.huatu.com/ 作者:四川华图 来源:华图教育
2011年四川省省直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解析
华图教育王子漾
2011年四川省省直事业单位笔试已于今日结束,此次考试系四川省政府序列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共面向社会提供了508个招聘岗位,拟公开招聘各类专业的人才766名。
此次事业单位笔试主要测试《综合知识》这一科目,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大部分,其中《公共基础知识》所测试的知识范围较广,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共69题;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与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科目题型一致但题量较小、难度也相应下降,包括常识与基本技能、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五类题型,共40题。华图教育公考专家在考试结束后对真题进行了研究,并第一时间给出部分真题的准确答案,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
(判断题)6.(√).[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知识。根据我国刑法分则,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题中挪用较大数额的公款用来进行股票交易活动是营利活动的一种,所以应以挪用公款罪定罪。
(判断题)28.(√).[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写作。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相关规定,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单项选择题)11.B.[解析]本题考查省情。四川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始建于1983年,是隶属于国家林业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事业单位,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繁育机构。主要从事大熊猫的饲养管理、科研繁殖、疫病防治、野外救护与放归研究以及公众教育等工作。所以选择B选项。
(多项选择题)1.A.B.C.E.[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知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题中A、B、C、E四个选项符合该规定,所以选择A、B、C、E选项。
(判断简析题)第1题答:李某妻子的话不完全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结合本题,张某2003年借给李某1万元,约定“第二年年底”即2004年底归还,因此2004年底李某不还钱时,张某就“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所以诉讼时效期间从2004年底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规定:“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第1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由此可知:诉讼时效期间为2004年底至2006年底,2007年的确已过诉讼时效。
但根据第135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超出诉讼时效后,当事人将不能通过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也就是丧失“胜诉权”。
而第138条规定,如果另一方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时效限制”,这就说明当事人享有的民事权利本身并不受诉讼时效的影响,即并未丧失实体权利。
结合本题,李某妻子前半句“借的钱已过诉讼时效”的说法正确,但是李某妻子关于“张某无权再来要”的说法错误,因为张某索要1万元钱的实体权利并未丧失,所以李某既然已经“归还了借款”,就不能再要回来了。
第2题【B】张某对李某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但实体债权不消灭。解析参考第1题。
第二部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B.[解析]本题属于多级数列,相邻两项做差后的值分别为2,4,8,16,(32)的等比数列,所以35+(32)=67。所以选择B选项。
2.D.[解析]本题属于多级数列,相邻两项做商后的值分别为1,2,4,(8)的等比数列,所以40×(8)=320。所以选择D选项。
3.A.[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中的隔项递推,1+3=4,4+9=13,13+()=57,故()=44。所以选择A选项。
4. D.[解析]本题属于分组数列,两两分组,组内的商为3,即21是7的3倍;6是2的3倍;87是()的3倍,故()=29,所以选择D选项。
5. A.[解析]本题属于多级数列,做一次差后为3,4,6,9,做两次差后为1,2,3,(4)的等差数列,所以答案为4+9+23=36。所以选择A选项。
7.C.[解析]本题属于逆推问题,由于最后剩余50棵归第三组,第二组种植了余下的一半少10棵,可知第二组合第三组的种植总数为(50-10)×2=80棵,由于第一组种植了总数的一半多4棵,故可知总数为(80+4)×2=168棵。所以选择C选项。
8.B.[解析]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假设都为汽车,则45×4=180,180-150=30,30÷(4-3)=30,故摩托车30辆,汽车15辆。矩形对角线为圆的直径10,故面积为π×52=25π,所以选择B选项。
9.D.[解析]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由于1元为10张,故5元和10的10张,总面值为75,假设都为5元的,则总面值为5×10=50,与题目不符,故10元的共有(75-50)÷(10-5)=5张,故10元的面值为50元。所以选择D选项。
10.D.[解析]本题属于比例问题。6千克甲与7千克乙可以等效为22千克乙,总价为660,所以每千克乙为30元,故每千克甲为30×5÷2=75元。所以选择D选项。
13.D.[解析]本题是一道成语辨析题。由文中“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可知要告诉我们在错误刚出现时就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否则就要遭受更大的破坏,所以应填防微杜渐。风清弊绝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防患未然指在灾祸出现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均不合题意。答案为D。
19.C.[解析]本题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属于总分结构。前两句话是总,即乌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三国签署能源一体化协议。后面的文字是对这一协议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所以选C。A项三国加强国际化步伐,范围太大,文中主要是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B项能源一体化影响文中没有提到。文中说乌拉圭向阿根廷购买天然气的数量根据市场情况而变化,而不是三国的协议,所以D项不对。答案为C。
26.D.[解析]本题考察法律名词——挑拨防卫。此题选项中,ABC均没有挑拨的意思,D中甲有杀害乙的意图,就到乙家门口辱骂乙,挑拨乙出来并把乙杀死,符合定义。所以选择D选项。
32.A.[解析]本题考查属性类。题目中四个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封闭空间,答案中有封闭空间的只有A选项。这题的图形用的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形,与09年联考一题相似。不过四川这题有创新,考的是图形的属性。所以选择A选项。
36.A.[解析]本题属于计算类题目,由于全社会投资8669.4亿元,同比增长15.1%,城镇投资为全社会的65.9%,同比增幅比全社会高6.8个百分点,故非城镇投资完成投资约为:8669.4/(1+15.1%)-8669.4*65.9%/(1+15.1+6.8)=28453200万元,也可以利用首位直除法算出以数字2开头即可。所以选择A选项。
37.B.[解析]本题属于计算类题目,用2010年8月投资为1099亿元,2009年8月投资为2009年1-8月投资额-2009年1-7月投资额,即8669.4/(1+15.1%)-(8669.4-1099)/(1+15.1%+0.2%)=966,故2010年8月同比增长为(1099-966)/966=13.7%,所以2010年7月同比增长为13.7%-3.4%=10.3%。所以选择B选项。
从试卷的整体情况看来,四川省直事业单位笔试难度虽然不高,但是测试题型丰富,特别是判断简析和案例分析类主观试题对考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同时,此次笔试测试的知识囊括较广,其中对四川省情、时事、公文写作知识以及民事纠纷案例分析方面的考查凸显出四川省在选拔优秀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上有较严格的要求、标准。
最后祝愿考生能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