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幸福指数(2)
2011-12-29 10:46 四川公务员考试网 http://sc.huatu.com/ 作者:四川华图 来源:四川华图
平顶山的这一改革能否达到最初的目标也令人生疑。从大环境来说,官场上的GDP崇拜几已成风,主政者如何能够在这种大风气之下仍然坚持而不被大环境影响很受考验。我们从政策执行的困境就能看出改革的困境,只要是自上而下推行的政策到地方政府这一环就会变味,所以改革推进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五、以政绩考核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华图名师点拨】把群众的“幸福指数”列入干部考核,不仅仅是一个考核形式的创新,而是体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和民本意识的增强,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改革发展成果惠民这一终极目标的具体落实。此举对于改进干部作风,凝聚民心民力,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非同凡响。
在当下物价高烧不退、通胀预期步步紧逼的严峻形势下,要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方面,各级干部要切实改进作风,坚持以人为本,多做牵挂百姓、 惠泽民生的工作,一方面,应借鉴平顶山等地方的做法,把群众的“幸福指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促使各级干部更加重视民生,不断增加对就业、医疗、教育、住房、 社保等问题的投入,以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六、幸福感普遍缺失是现代人的通病
【华图名师点拨】面对经济发展大潮,物质的贫乏已渐行渐远,而心灵的贫乏接踵而至,物质丰富金钱增长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相反疏离、焦虑、空虚、孤独、浮躁、无聊,乃至骄奢淫逸、荒诞堕落、暴力色情等将日益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关注心灵建设已刻不容缓。但愿由此入手,使人们升华心灵境界,增进道德修养,提高生活品质,建设和谐的社会,使人人都生活在幸福之中。
七、考量幸福感 更应多倾听民意
【华图名师点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幸福感是一个系统,对这个系统来说,必须建立一个配套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多层次地对大众的幸福进行考察。
事实上,对幸福度的评价,既要有理论上的演绎,更要有现实中的实证:既要有真实数据的概括,更要有鸡毛蒜皮的点缀;既要有过去现在的纵向比较,也要有贫富比较的横向考量……之所以如此,正因为幸福感的最终评价在于百姓的民意取向,在于民间的舆情社意。
这些都告诫我们要在评价幸福感的同时保持一份应有的清醒与理性,“幸福感、满意度”不是一个大杂烩式的箩筐——所有冷冰冰的数字不能完全涵盖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任何人为的任意拔高与美化都无法遮蔽“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住房贵”等重大民生问题。
八、谨防幸福指数沦为“形象工程”
【华图名师点拨】客观地说,在告别GDP崇拜的背景下,幸福指数成为一项考量地方民生、人文的软指标,这是执政理念的进步。道理很简单,相较于单调的GDP数字,关注人的心理体验与情感诉求的幸福指数,更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更有利于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重视考核幸福指数,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
用幸福指数考核干部,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忽视GDP指标,也不应该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幸福指数与GDP指标之间的关系,公众的幸福要以物质为基础,这就离不开GDP的增长。因此,应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幸福指数作为GDP指标的必要补充,使之成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
我们应理性对待幸福指数。既要抛弃传统的唯GDP论,又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幸福指数考核及实施体系。不能只是嘴上喊幸福、“数字出幸福”,不能让幸福指数考核飘在空中,而是要将它作为真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工具。
本文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