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8-86755760
18010531292
四川分校
【导读】如何让申论材料成为汲取答题要素的“活水源头”

四、公务员考试“要素——材料”申论答题思路运用难点

  了解公务员考试“要素——材料”申论答题思路后,对考生来说,难点在于表现、原因、对策等要素的区分。

  如何判断材料中的“表现”要素?表现就是一件事物实实在在能看到的东西,如食品安全的表现就是有一定治理成效,但目前还存在诸如“地沟油”、“问题奶粉”、监督监管不到位、多部门管理等问题。

     寻找“原因”的标准是什么?原因就是为什么要推行此事和为什么推行起来比较难。如为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水利开发和自然保护”这一主题寻找原因的标准就是:为什么要进行水利的开发与保护和为什么开发和保护比较难。

  对策是什么?对策就是在试点或者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施、计划实施的做法,某一观点所蕴含的建议或其他对策性信息,以及国外的经验。例如上面所提及的漫湾水电站和美国田纳西河治理的做法和效果,其实质就是水利开发的对策。

  此外需要重点注意的是,表现、原因、对策的确定只看表面的意思,不要自己过度推导,否则很多信息点既是表现又是原因,可能还是对策。

  总之,根据“要素——材料”解题方法,确定题目作答要点并且寻找到相应的信息点,试题就迎刃而解了。运用这种解题思路要坚持两条原则:其一是三要素从材料中找,并且要“高于材料”,即进行一定的提炼;其二是三要素的确定不必过度推导,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灵活把握。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四川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