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四川公务员招录考试2023下半年职位表时间预计什么时

四川公务员招录考试2023下半年职位表时间预计什么时候

2023-08-18 15:11:16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四川公务员招录考试2023下半年职位表时间预计什么时候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四川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省考岗位表,四川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一年两次,上半年四川省考于1月报名,2月25日笔试,下半年四川省考预计于10月发布招考公告,点击查看历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四川公务员报考职位筛选(全)

  一、历年公务员考试公告及岗位表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 公告 职位表 大纲 招考人数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成绩查询 面试时间
2023下 10月 查看 查看 查看 查看 查看 11月 查看 查看
2023上 1月3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7089 1月4-10日 2月25日 2023年3月27日 4月20-23日
2022下 10月25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4624 10月26-11月1日 11月26-27日 2022年12月下旬 1月13-15日
2022上 2月23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8675人 2月24日-3月2日8:00 3月26日 4月29日 5月20日至22日
2021下 10月12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2335 10月14-20 12月18日-19日 1月18日 2月18-20
2021上 2月22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7145人 2月24日-3月2日 3月27日 4月29日 5月21日-23日
2020下 10月28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1074人 10月30-11月5日 12月6日 1月8日 1月30-31日
2020上 6月8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8099人 6月11-17日 7月25日 8月26日 9月17-20日

四川省公务员 行测+申论 历年2本

  二、四川公务员考试流程

  报名条件: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年龄在18-35周岁

  报名流程:网上报名-资格初审-报名缴费-职位调整-准考证打印-笔试-笔试加分-成绩查询-面试

  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每科卷面满分100分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笔试占60%、面试占40%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内容

  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四川省考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四、四川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在十四五规划中,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次定下了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的目标。这是新时代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致力于本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对话和交流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同时,作为申论中少见的考核方向,且是近年来政府、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预测题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系统阐述,明确要求“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请围绕这一政策,写一篇议论文。

【参考范文】

指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文明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也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生机。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致力于本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对话和交流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需要“以讲代说”,即用讲故事的策略和艺术替代传统的说教方式,提高中华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指出,“要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积极传播中华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在中国故事中引入世界流行语言、世界元素和时尚元素阐释世界主题,运用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话题等元素来传播中华文化。

以精准传播和定向传播为导向。中华文化传播的本质是中华文化在国内外传播客体间的传递、交流与互动。中华文化传播要以精准传播和定向传播为导向,强势传播和柔性传播相结合,最大限度满足国内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不同需求。提高中华文化国内传播力最根本的一条,是传播主体“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为中华文化产品创作及其传播提供民心所向和民意所属。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则需要明晰国外传播客体对中华文化的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国外受众中的认可度、接受度、影响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效能。

汇聚中华文化传播的强大合力。提高中华文化传播力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文化企业、专家学者及不同社会力量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而加强和改善党对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中华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和领导权,是汇聚中华文化传播的强大合力的核心与关键。同时,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企业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尤其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

总之,我们要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形成中华文化创新与传播的新局面,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公考口袋书10本(行测+申论)

>>>四川公务员最新推荐<<<
对答案估分hot 面试礼包 成绩预约 专业查询
面试辅导hot 历年试题 笔试模考new 课程咨询
图书教材 历年试卷jian2 证件照 全程网课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添加客服随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