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事业单位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网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 > 招考信息 > 2023年隆昌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面试名单何时公布

2023年隆昌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面试名单何时公布

2023-06-25 08:53:18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导读】华图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sc.huatu.com/sydw/)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2023年隆昌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面试名单何时公布,更多关于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事业编报名,事业编考试内容等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或添加客服号咨询!

  2023上半年内江事业单位笔试排名已经公布,内江下辖两区,两县,一市均在6月20日-21日将笔试总成绩及排名情况在内江人事考试网公布,详细名单请各位考生点击下表下载!内江事业单位进入面试的同学也要积极筹备面试的备考,争取一次上岸。

医疗岗 综合岗

hot 2023内江事业单位公告原文

hot 2023内江事业单位笔试成绩及排名查询入口  

地区 排名公告 附件下载
市本级 查看 更正 点击下载
市中区 查看 点击下载
东兴区 查看 点击下载
威远县 查看 点击下载
威远医疗 查看 点击下载
隆昌市 查看 点击下载
资中县 查看 点击下载

一、2023年内江事业单位笔试成绩计算方式

  1、公开考聘岗位:考试总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政策性加分)×60%+面试成绩×40%。

  2、专项考聘岗位:考试总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

  各环节成绩均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二、2023年内江事业单位资格复审

  资格审查:由中共隆昌市委组织部、隆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隆昌市卫生健康局根据考聘公告规定的报考条件和资格要求对拟进入面试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拟进入面试的人员须在公告规定的时间内持网上打印的《报名表》、报考岗位所需的各种证书原件和考聘岗位要求的相关资料到隆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集中进行资格审查(2023年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历、专业等情况的证明原件,其中证明内容包含:学生基本信息、所学专业、取得毕业证及学位证时间等)。

  对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当场发给《面试通知书》(《面试通知书》将明确面试报到时间和地点);对审查不合格或逾期未参加审查的人员将取消面试资格,并按该岗位公布的笔试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拟参加面试的人员。递补面试人员接到递补通知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工作时间)到隆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资格审查,在此期间因通讯工具停机、关机或无法接通等原因无法通知到的,视为放弃递补资格,责任由报考者本人承担;若递补取得面试资格的人员因不符合报考条件、缺少相关证件、没有按规定时间参加资格审查以及放弃面试的,取消面试资格,因此产生的空额,不再递补。

  其中,几种报考对象在面试资格审查时还须提供以下手续:

  (1)报考者如系在编在职人员,须提供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和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或持有与所在单位解除(终止)聘用合同的有效证明材料;

  (2)委培生、定向生、公费师范生报考须由原委培、定向和签约单位出具同意报考的手续;

  (3)专项考聘岗位须提供基层服务单位和管理机构出具的服务满1个聘期且在岗、年度考核合格的证明材料和劳动合同等手续;

  (4)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2023年内江事业单位面试

  1、面试方案:面试工作由中共隆昌市委组织部、隆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具体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按考生笔试成绩(含政策性加分)高低排序,若笔试成绩最后一名相同,一并进入面试。

  2、进入面试人员的比例:按照面试人数与考聘名额3: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的人员。进入面试人数达不到考聘名额3倍的岗位,该岗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全部进入面试资格审查。

  3、面试缴费:进入面试且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须在面试时按有关规定另行缴纳面试考务费每人80元。

  4、面试时间:见《面试通知书》,参加面试的考生凭《面试通知书》及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面试。

  5、面试地点:见《面试通知书》,考生在面试当天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

  6、面试环节未形成竞争态势的岗位:进入体检的人员,其面试成绩不得低于我市本次考聘相同类型面试环节其他能形成竞争态势岗位拟进入体检人员(不含递补体检人员)的最低面试成绩。

四、2023年内江事业单位面试备考

【热点背景】

最高检近日发布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数据显示,危险驾驶罪仍是起诉人数最多的罪名,共起诉173941人。

触犯危险驾驶罪案件中常见的是“醉驾”案件。危险驾驶罪案件总量长期居高不下,是否意味着对酒驾醉驾的治理不尽如人意?

其实,我国对酒驾醉驾长期“零容忍”“严整治”,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今年是“醉驾入刑”十周年。据统计,2020年,公安机关每排查百辆车的醉驾比例比“醉驾入刑”前减少70%以上。10年来,全国交通安全形势能够保持总体稳定,这其中“醉驾入刑”可谓功不可没,挽救了无数生命,也避免了无数家庭的悲剧。

然而,治理酒驾醉驾还远没到喘口气、歇歇脚的时候。我们要清醒看到,在“醉驾入刑”十年来的高压查处态势下,仍有部分驾驶人无视法律、无视生命、铤而走险酒驾醉驾。在传统酒文化的影响下,酒驾醉驾具有长期性、反复性,仍是一个多发易发的顽症痼疾。同时,不能忽视的是,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其作为管理力量薄弱、管理难度大的区域,很可能成为酒驾醉驾治理中的一块短板。

目前,危险驾驶罪案件数量仍处于高位,反映出酒驾醉驾的顽固性与执法司法机关坚持不懈持续加大整治力度之间的较量。必须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方能推动交通参与者形成规则意识,养成文明守法习惯。

当然,治理酒驾醉驾也不能只靠执法司法机关单打独斗。“醉驾入刑”后,酒驾醉驾表面看成为了法律问题,但其根源依然还在于社会文化和观念。这就要求推动酒驾醉驾的综合治理,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鼓励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治理,要让拒绝酒后驾车陋习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从内心深处真正形成远离酒驾、敬畏法律的意识。

(来源:人民日报)

【热点模拟考场】

“醉驾入刑”后,酒驾醉驾表面看成为了法律问题,但其根源依然还在于社会文化和观念。对此,你怎么看?

【热点分析】

面对害人害己的酒驾,国家法律重拳出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社会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面对人们“喝与不喝”的两难选择,不能完全或者仅仅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要从根本上有效减少酒驾带来的社会危害,还需要全社会树立健康文明的饮酒文化,从文化理念入手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让内因起作用。

在“醉驾入刑”十年来的高压查处态势下,仍有部分驾驶人无视法律、无视生命、铤而走险酒驾醉驾。原因如下:

第一,与传统酒文化有关。酒在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同根共生,在世界上可谓是别具一格。追忆历史名人,有商纣王酒池肉林、曹操煮酒论英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等典故,李白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悟。传统酒文化传承新的发展,所谓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礼、以酒为敬、以酒解愁、以酒量论英雄等。这种场面醉酒的人多,酒后驾车的人也多,造成交通事故也常见。

第二,与生活方式有关。有些人,无论生活条件是否允许都一味追求饮酒作乐,夜晚成群结队去酒吧,空腹饮酒,因而驾车上路回家引发交通事故;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拓展业务,多拉客户,以饮酒打开交际闸门,酒后驾车也比较普遍。

酒驾醉驾危害大,原因复杂,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体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控制饮酒,避免酒后驾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不能迷信喝酒万能。不要相信酒后吐的都是真言,绝大多数人还是“酒醉心明”;不要相信喝酒能消愁,醉酒虽能麻痹一时,而后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不要相信“感情铁、喝出血”的鬼话,现实中有的是“有福同享易,有难同当难”的实例,真情绝不是酒肉所能衡量和换得的;不要相信“酒桌上办事”的传说,正常、理性的人也绝不是三两杯酒和几句好话就能糊弄,靠的还是真正的努力和付出。

第二,坚持正确的饮酒态度与文明健康的酒文化。酒量不一定与工作能力、性情品格有必然联系,避免不良酒文化带来的危害。根据实际和客观情况,尊重自己和他人酒量大小,不强求,因为真正的朋友“不在酒量,在体谅”;能者多喝,不能者少喝,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点滴之中,饱含的事理解、宽容与尊重,流露的是体谅、爱惜和真情。

第三,鼓励全社会逐步形成合力拒绝酒后驾车陋习。“酒驾入刑”强力矫正,多地多部门相继出台针对公务人员工作时间的禁酒令;地方交警向社会公示酒驾者相关信息,追责酒驾同饮者以打击酒驾行为;有的单位和公司发出《健康饮酒倡议书》,倡导“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新风尚。我们每一个人,哪怕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也应该养成“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公德意识,遵守法律、真爱生命、文明饮酒。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四川事业单位备考推荐jian
公告汇总 公告解读 岗位查询new 考试大纲
报名入口hot 报名人数 报名条件 准考证
分数线 笔试估分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历年考题jian1 笔试礼包 晒分知排名hot 在职网课
(编辑:wena)
一起加入学习交流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