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招聘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 > 报考指导 > 22年四川教师招聘报名时间官方公告!

22年四川教师招聘报名时间官方公告!

2022-11-01 10:14:28 教师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jiaoshi/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导读】四川教师考试网提供以下四川教师招聘信息:22年四川教师招聘报名时间官方公告!,更多关于2022年四川教师招聘公告,教师公招报名,教师招聘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华图教师考试网)。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2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招录公告及岗位表已经发布,报名时间从10月28日开始,不同的地市报名时间不同,眉山教师招聘报名网站为眉山人事考试网,联考笔试时间为11月26日如下为相关考试信息。

-四川教师招聘招录公告/岗位表/报名汇总-

  一、四川教师招聘公告及岗位表

2022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汇总
地区 公告 岗位表 培训课程
宜宾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泸州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遂宁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德阳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凉山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省属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乐山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内江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成都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南充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自贡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达州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眉山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广元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广安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资阳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阿坝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巴中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雅安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绵阳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攀枝花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甘孜 查看 查看 课程咨询

↑↑一对一报考咨询↑↑

  二、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年满18周岁。

  (2)身体健康,体检合格,具有正常履行招聘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3)年龄35周岁及以下(1986年10月31日及以后出生)。《岗位情况表》中年龄要求为30周岁及以下的,须在1991年10月31日及以后出生;岗位年龄要求为40周岁及以下的,须在1981年10月31日及以后出生。

  (4)大专及以上学历报考,具体学历要求见《岗位情况表》。

  (5)符合有关回避规定。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人事、财务、纪检监察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6)具备本公告具体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和资格(详见《岗位情况表》。

  【公告】四川教师招聘公告汇总

  【报名】四川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四川教师备考笔记

  三、考试内容

  (一)《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 教育法学、教师职业道德等。

  (二)《专业科目》

  《专业科目》分类设置,具体考试科目详见《岗位表》。

  (三)《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公告】四川教师招聘公告汇总

  【报名】四川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教育公基+题本 教育公基+职测
教育公基+题本 教育公基+职测

  四、笔试练习题

  大家的备考进程如何了呢?四川华图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些教师招聘笔试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1.“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描绘的是这样的景象:极目大漠,只见一缕孤烟,冲霄直上;遥望长河,一轮落日浮动河面,显得格外浑圆。请问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

A.李白《关山月》 B.王维《使至塞上》

C.王昌龄《出塞》 D.王维《出塞》

1.B【解析】这句诗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故本题选B。

2.在专业越来越细分的今天,每个学者阅读的文献越来越有限,评审者的眼力总会存在盲区。用技术手段检测论文原创性不但必要而且高效,为衡量论文的学术水准提供了有效参考。但是,过于依赖“查重”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论文的品质本质上不是由重复率多少决定的,“重复率”与“原创性”也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现有的论文检测系统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将论文切块分解后,与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匹配度检测,所谓“重复率”是以文字相同多寡为基础的。但是,在绝大部分论文中,同样数量的文字对学术创新的价值是不同的。

这段文字意在( )

A.分析原创性与学术创新的关系

B.说明过度依赖论文查重的局限

C.介绍技术手段检测论文的现状

D.闸释论文检测系统的科学原理

2.B【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判断文段的结构,找文段重点句。文段为“分—总—分”结构,前面首先提出“评审者存在阅读盲区”的问题,之后提出技术检测的必要性,然后用“但是”引出文段的重点句,即过度“依赖”查重的弊病的显而易见的。后面的内容为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尾句属于解释说明的部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原创性与学术创新的关系”对应的为主旨句之后解释说明的部分,非重点。C项“技术手段检测论文的现状”为主旨句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感情倾向也不符。D项“检测系统的科学原理”为文段的倒数第二句,也是主旨句之后的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B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故本题选B。

3.形成有文化特色、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们应尊重当地实际,________、远近结合、量力而行,不能盲目________。在模式选择上,可以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体现自身特色。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循规蹈矩 分庭抗礼 B.按部就班 投闲置散

C.循序渐进 贪大求快 D.按图索骥 急于求成

3.C【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所填成语应与“远近结合、量力而行”形成并列,通过前文第一句“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可知,该空应体现慢慢做、逐渐去做的含义。A项“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按部就班”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排除B项。D项“按图索骥”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排除D项。故A项、B项和D项均未体现逐渐去做的含义,答案初步锁定C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通过分析第二空“不能盲目”可知,该空所填成语应与前文的慢慢做、逐渐做语义相反,C项“贪大求快”符合语境。故本题选C。

4.人口向城市迁移并不一定会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如果人口流入城市,却没有优质的就业作为依托,就会导致城市的贫民窟化。只有经济结构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进行转换,经济才会增长,并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收入才会随之增加,人口才会向城市迁移。所以,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B.人口迁移率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C.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增加城市中的就业机会

D.城镇化其实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前提

4.D【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第一句话提出人口向城市迁移不一定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句话用反面论证进一步说明如果人口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进入城市,会导致贫民窟化。紧接着提出对策即经济结构发展符合经济规律,人口才会向城市转移。文段强调经济增长之后人口才会向城市迁移。第二步,对比选项。D选项与文段的核心话题一致,作为文段的结论恰当,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拓展A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人口迁移率是重要指标”属于无中生有。C项:强调经济结构和就业的关系,与文段核心话题不一致。故本题选D。

5.由于按揭贷款的利率下调,人们每月还贷压力减小,因此一家机构预测某地的商品房销售量会增长,但实际上,销售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以上现象?

A.当地一直存在人口外流的现象

B.本地的商品房价格没有明显下降

C.有的开发商取消了购房优惠政策

D.因经济环境不好,当地人均收入下降

5.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解释”,确定为原因解释。第二步,分析题干。需解释的现象:按揭贷款的利率下调与销售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间的矛盾。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一直”说明人口流失始终存在,不能解释现在房屋销售量下降的现象,排除;B项,本地房价未降,只能说明在外部条件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利率下调本该会导致商品房销量增长,但是并不能解释销量未明显增长,排除;C项,开发商取消优惠政策可能会影响到商品房的销售量,可以解释该矛盾,但是方向不明确,可能会使商品房的销售量下降,也可能使商品房的销售量增加;D项,经济环境不好收入下降,虽然按揭贷款的利率下调但是由于收入的下降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商品房,从而使销售量未出现明显增长,与C项相比能更好地解释该矛盾。故本题选D。

6.道德发展的原则水平也叫后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管当局或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也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事例中行为人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后习俗水平的是:( )

A.甲因为害怕父母的惩罚,所以从来没有在学校与同学打过架

B.乙喜欢帮助同学,因为这样可以受到老师的表扬

C.丙从来不插队,因为他认为排队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表现

D.丁认为法律也只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修改

6.C【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2)不管当局或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3)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甲因为考虑和父母的关系而不打架,不符合定义要点(3),排除;B项,为了受到表扬而帮助同学,主要考虑的是和老师的关系,不符合定义要点(3),排除;C项符合定义,当选;D项,对法律的认识不属于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不符合定义要点(1),排除。故本题选C。

7.某单位对所有的党员进行党建知识测评竞赛,最后所有党员竞赛的平均得分为63分,其中男党员的平均分为60分,女党员的平均得分为70分,该单位女党员人数为30人,则该单位的男党员比女党员多( )人。

A.25 B.32

C.38 D.40

7.D【解析】本题属于平均数问题。由题意可知,所有女党员比平均分高(70-63)×30=210分,男党员为:210÷(63-60)=70人,则男党员比女党员多70-30=40人。故本题选D。

8.某部门买了几箱苹果,在内部员工间分发,若每人分3个还剩下10个,每人分4个则还少20个,那么该部门有( )名员工。

A.30 B.40

C.50 D.60

8.A【解析】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假设该部门有x名员工,则:3x+10=4x-20;解得:x=30。故本题选A。

9.小圆买了3支签字笔和8支铅笔,共花了10元。小豪买了同样的签字笔和铅笔各4支,也花了10元。如果同样的签字笔和铅笔各买5支,共需( )元。

A.10 B.11

C.12.5 D.14

9.C【解析】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小豪买了同样的签字笔和铅笔各4支,花了10元,则各买5支即需要10×5/4=12.5元。故本题选C。

10.某市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李某,按照规定减轻学生的负担,放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却使班级的综合成绩下降到全年级倒数第二名,成为差班之一。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位老师接下来应该( )。

A.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加大作业量,提升学生综合成绩

B.重点抓班级的后十名,严格管理,让他们不要拖班级后退

C.继续保持减负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

D.提高自身素质,推行更有效的教学,既注重学生智育,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0.D【解析】教师目前的教育方式是不完善的,学生综合成绩下降,说明教师关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多余关注学生的智育,需要改善,C错,故本题选D。

四川教师历年考题

微信客服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微信公众号
hot 教育公基教材+试题+题本goin
(编辑:Libinu)
热门推荐
辅导课程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添加四川教师招聘公众号scjsksw
为您提供一站式备考服务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号

扫码添加四川教师招聘客服号
专业客服一对一答疑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