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2下半年攀枝花公务员招录笔试时间及地点

2022下半年攀枝花公务员招录笔试时间及地点

2022-10-25 15:54:03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下半年攀枝花公务员招录笔试时间及地点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四川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省考岗位表,四川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公务员考试网!

  2022下半年攀枝花招聘人民警察公务员岗25人,报名时间10月26日-11月1日,考试时间为12月26、27日,如下为2022下半年攀枝花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及地点相关内容,详细信息阅读公告原文。

  >>>更多关于2022下半年攀枝花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及地点点此查看 

  【公告】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岗位】四川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

  【报名】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攀枝花公务员招录公告/岗位表-

泸州公务员招录公告/岗位表

  一、招考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考对象

  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含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条件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其中,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当按期毕业并取得职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其他人员应当在面试资格审查前取得职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有关证书的,不予进入下一考录环节或不予录用,责任由考生自负。

  招录范围中的“四川省户籍以及在四川省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是指截至2022年10月26日,户籍在四川省或在四川省生活工作5年以上。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4.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遵纪守法。

  5.热爱公安事业,志愿从事人民警察职业。

  6.年龄在18—30周岁(1991年10月26日—2004年10月26日期间出生),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报考人员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6年10月26日至2004年10月26日期间出生)。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2年10月26日(报名第一日)。

  7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8.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学位”所对应的专业。

  【分数】四川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礼包】四川公务员笔试资料

  【网课】四川公务员考试网课推荐

四川公务员历年分数线查看

 

  二、报名及资格初审

  本次考试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午8:00,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资格审查工作由攀枝花市公安局负责。资格审查工作贯穿考录全过程,任何时候发现报考者有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弄虚作假情形的,取消考试、录用资格,所产生的后果由报考者本人承担。

  报名时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午8:00

  资格初审:10月26日至11月2日上午8:00

  报名缴费:10月26日至11月3日上午8:00

  准考证打印:11月22日至25日

  笔试时间:11月27日(星期日)

  面试时间:暂定2023年1月13日至15日

-历年考题及解析- -行测+申论预测卷-
四川公务员历年试题

  三、笔试

  1.笔试科目

  攀枝花市2022年下半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职位分为执法勤务职位、警务技术职位。

  执法勤务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三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各占笔试总成绩的40%、30%、30%。

  警务技术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各占笔试成绩的50%。

  笔试成绩(执法勤务类职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4%+《申论》成绩×18%+《专业科目》×18%+笔试加分。

  笔试成绩(警务技术类职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

  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2.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暂定为2022年11月26日至11月27日,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报考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凭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

  四、面试资格审查

  攀枝花市公安局负责资格审查工作。在心理素质测试合格人员中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招录职位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笔试有缺考科目、违规违纪情况者不得进入资格审查)。拟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并列人员一并进入资格审查。进入资格审查人数达不到录用名额3倍的职位,该职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全部进入面试资格审查。

  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考生,应携带《报名信息表》一份、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户籍证明(明确了招考范围的职位)和招录机关要求的其他证书、资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其中:

  1.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出具本人学生证(无学生证或学生证上专业及学历层次等信息不全的,出具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院系、学历层次和专业等情况证明)。

  2.事业单位人员须按干部管理权限出具同意报考的相关证明。

  3.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资格审查合格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审查不合格或考生自动放弃出现的缺额,在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在心理素质测试合格者中依次递补。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按川发改价格规〔2022〕539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考务费80元。

  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凭有效居民身份证、面试通知书参加面试。面试时间暂定2023年1月13日至15日。面试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四川公务员培训网络在线课程

  四、历年试题

  大家的备考进程如何了呢?四川华图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些行测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1.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并且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的历史考验而更为完备。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有深厚历史基础的地域文化在这时实现了历史性的融合,形成了以统一的汉文化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这一时期我们民族对于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有光荣的历史记录。在汉代,妇女的地位,妇女的作用,妇女的权利保障,与其他若干历史时期,特别是与一些人以为可以较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宋明时代,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作者接下来很有可能介绍的是( )。

  A.女权的历史变化特点

  B.汉代女权的特点

  C.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D.汉代妇女的物质生活情况与精神生活地位

  2.

  法国一家报社组织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在只能抢救一幅画的情况下,你会救哪一幅画?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答案是: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画。

  这段文字传递的信息是( )。

  A.成功需要效率。

  B.时间就是金钱。

  C.最近的那一幅画最值钱。

  D.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是最佳目标。

  3.

  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奋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 负薪牧豚,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发愤读书时不择时选地

  B.发愤读书时需要选择好的书籍

  C.发愤读书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D.家塾、旷野之地、热闹之地均是读书的好地方

  4.

  支持男孩和女孩分开受教育的理论是,我们在生理或社会经验与社会需要上十分不同。以绘画来说,女孩喜欢画安静的生活、宠物或花朵,用10多种彩笔,喜欢红色、黄色等暖色调;男孩喜欢画动态的东西,用不超过6种彩笔,喜欢灰色、蓝色和黑色等冷色调。这种区别是天生的,而老师夸奖女孩们的作品,会让男孩们觉得他们画得不对。但反对者担心,将男孩和女孩分开,会让人以为性别之间的差异是根本的,这有违教育的根本宗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男女分校的理论与现实存在矛盾

  B.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非常明显

  C.关于男女分校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D.教育实践应符合教育的根本宗旨

  5.

  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到社会生活中所发出的各种声响,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却缺乏有效保存声音的技术手段。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的数千年内,声音虽然川流不息地承载、传递着文明与生活,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类为有效保存声音的初始内容做出了长期的努力

  B.声音保存技术是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

  C.录音技术的突破使得人类文明得以更完整地留存

  D.声音资料的匮乏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缺憾之一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接语选择考点的语句衔接题。

  根据前后文一致的原则,下文所述内容应该与文段最后一句有承接关系。文段最后一句提到了汉代妇女的地位、作用、权利保障的与其历史时期的明显不同,即女权的内容有所不同,因此,接下来最可能介绍的就是汉代女权(权利保障)的特点,B选项符合题意。

  A项错误,但文中仅说了汉代的女权问题。C、D项描述片面,提到的社会地位、物质状况、精神地位都应该统归到权利保障之下,而非单个叙述其本身。故正确答案为B项。

  2.答案: D

  解析:

  本题由案例引申道理,为隐含主旨题。

  该文段最重点信息在于最后一句“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这句话表明画的价值、是否花时间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可行性。而反过来说就是最有可能实现的便是最好的,D选项是同意转化,故正确答案选D。本题中C的理解完全是主观臆断,B选项并不准确。A选项为强干扰项,但仔细看题干便会知道,这里并没有说成功,而且这种状况很难说是“成功”,因此A也不正确。

  3.答案: C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第一句话提出一个观点“读书的习惯是自我选择”,之后引用曾国藩的言论支撑前述观点,故材料构成“提出观点——引用支撑”的“总——分”结构,表面主旨的意思是“总”,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得到“读书要养成好的习惯”的意思,故隐含主旨是C选项。A项是比较强的干扰项,曾国藩的表达——“何必择地?何必择时?”的成立是需要前面的语境的,A项断章取义,属于对引用的理解,未抓住观点;B项“选择好的书籍”文段中未谈到;D项是引用部分,没有分清重点。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C

  解析:

  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中描述了支持和反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和原因。既有不分校的不当之处“这种区别是天生的,而老师夸奖女孩们的作品,会让男孩们觉得他们画的不对”,也有分校的不当之处“会让人以为性别之间的差异是根本的”。

  >A项片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只看到了反对者的观点;>B项,文章主要是写的男女分校的问题,重点不在性别差异上;>D项也属于片面的理解了文章内容。>C项全面的表达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即男女分校问题上存在支持和反对观点,有分歧。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声音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然后说明声音保存技术不足造成的文化遗憾。最后指出留声机、唱片等声音保存技术产品的发明终结了这一遗憾。C项点明了录音技术的突破对于人类文明完整留存的重要意义。

  

>>>四川公务员最新推荐<<<
公告预约hot 历年公告 职位查询 专业查询
笔试备考 历年真题 笔试模考new 课程咨询
图书教材 历年试卷jian2 笔试网课 全程网课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添加客服随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