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四川公务员|2021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2)

四川公务员|2021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2)

2021-06-11 11:13:27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一)报考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其中: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特警职位的人员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0年10月30日(报名第*日);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报考者本人有效毕业证记载学历和专业,应与拟报岗位要求的“学历”、“专业”两栏分别相符;

  7.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8.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学历、学位和专业:

  各职位学历、学位和专业要求详见《成都市2020年下半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职位表》(以下简称《职位表》,见附件)。

  (三)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有《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第八条、第九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人员;

  2.在职(含试用期内)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3.现役军人;

  4.2021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在读的非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正在全日制普通高校脱产就读且未毕业的人员不能凭已取得的学历学位报考);

  6.其他原因不适合从事人民警察工作或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人民警察)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四、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五、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意图判断类的题目占比很高,也是必考题型。需要考生掌握解题技巧。考试大纲中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意图、目的等,需要考生在找到主旨的前提之下,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考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定位题型,当提问方式中出现了意在、意图、想、启示、想要等关键词时,判定为意图判断题。具体的解题思路如下:阅读文段、找主旨句、判定意图。所以,zui重要的还是要去分析文段的主旨句,根据主旨句判定意图。文段分为两种情况:第*:当文段中有主旨句时,如果主旨句是对策表述,那么对策句即是文段的意图,同意替换即可。如果文段主旨句是观点,那么观点句即是文段的主旨句,同意替换即可。如果文段的主旨是问题表述,那么需要对文段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引申,引申项为合理的对策选项即是正确选项,当选项中没有合理的对策项时,则次选问题的概括项。第二:当文段中无主旨句时,全面概括。包括:并列加和或提炼共性。具体做两个练习题:

  【例1】中国是个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96%的地区有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绿色、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深受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一项对24个省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的调查,却显示出不容乐观的结果,40.87%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无法使用,66.62%的消费者希望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性能,在冬天更好用。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B.太阳能热水器因绿色节能而受到青睐

  C.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前景欠佳

  D.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不容乐观

  解析:设问中出现“意在”的关键词,判定题型为意图判断题。分析文段,首句分析了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太阳能热水器收到大家的喜欢。“然而”出现转折关联词,转折之后是重点。对数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状况不太客观。后文具体指出了数据,还是在说明太阳能热水器使用中有问题。因此,主旨句为转折之后的内容。主旨句为问题性的表述,优先选择合理的引申项。辨析选项。A选项中“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情况,出现在转折之前,非重点内容,排除。B选项的内容也出现转折之前,属于非重点内容,排除。C选项“市场前景”无中生有,排除。D选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例2】大数据是指规模极其巨大,以致很难通过一般软件工具加以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有用资讯的海量数据。其具有大量、高速、多样和价值四个特点,被认为是人类新世纪的“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制高点的重要目标,就是个明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数据在处理上还存在技术难度

  B.大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价值

  C.发达国家在开发利用大数据上已经先行一步

  D.开发利用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热点

  解析:设问中出现“意在”的关键词,判定题型为意图判断题。分析文段,文段说明了大数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大数据的价值。前两句都在强调大数据的重要性。zui后一句,就是个明证,举了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子,说明的还是大数据的重要性。因此,文段的结构为“总分”,主旨句为观点句,直接同义替换。辨析选项。A选项中“技术难度”无中生有,排除。B选项提到了大数据的巨大价值,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保留。C选项“发达国家”出现在举例论证中,非重点,排除。D选项“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热点”在文段中无法体现,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判断如何备考》》》

(编辑:Nicj)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