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8-86755760
18010531292
四川分校
【导读】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助人为乐变助人为"忧"

一、事件概述

 
  9月3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直到老人家人赶到才被送往医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自从南京“彭宇案”之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这样的新闻已经不少。
 
  不久前,武汉一电动车主因好心扶起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反被老太认定是撞人者。就在车主自认倒霉,准备赔200元了事时,在数名现场目击者的坚持下,交警判定这起事故并非交通事故,让车主离开现场。无独有偶,在江苏如皋,也有监控视频证实,一位被老太认定是在路边撞倒自己的大巴司机,实际上是出手相助的热心人。事后,老人全家内疚之余,为司机送去锦旗。
 
  一方称好心助人为乐,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这样的“罗生门”案件并不罕见。就在几年前,南京“彭宇案”曾引发全国关注,不久前,天津“许云鹤案”二审开庭。有网友评论,自“彭宇案”后,社会道德滑坡30年。各地频现的翻版“彭宇案”,恰是道德丧失、信任危机的体现。
 
  如果没有了监控视频和目击证人,人们还敢做好事吗?
 
  二、相关评论
 
  谁都没有权利去批判那些围观者。在当前的环境下,也许每个人在相似的场景下,都很难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因为谁都不想变成第二个彭宇、第二个许云鹤、第二个殷红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围观那群围观者,实际上也是在围观我们自己。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人性的荒漠上,在勇气流失的土壤里,任何人或许都有选择懦弱的权利。环境的冰冷和内心的炙热在此碰撞,围观的民众成为了纠结的矛盾体,并非冷漠的看客。
 
  这,并不是在为围观以及围观制造的遗憾寻找借口,而是在为那些悬停在半空中的援手寻找释放的理由。那些诬赖救助者的老人,为什么背叛自己的良知?想到子女肩上的沉重负担、医疗没有保障,在这种焦虑之下,道德的天平难免失去平衡。诬赖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转移风险和压力的缩影。
 
  因而,打通上升通道,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才是让民众放下忧虑、摒弃自私的根本之策,释放了这种生存焦虑,实际上也就释放了人性。
 
  当然,法律规章承载着惩恶扬善的功能,并且不应该是冰冷的。只有制度法律向善,才是善法。但是从当前的环境看,一些判决显然是缺乏温情的。
 
  还有多少“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悲剧要上演?何时才能趟过冷漠和懦弱的河流?何时助人为乐能够回归到人性的自然流露?举在半空中的援手,急切地等待着落下的一天。因为,我们都会变老,我们都会遭遇生活的变故,我们都不希望冷漠围观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
 
  三、模拟题
 
  助人为乐反被诬陷,人们都怕成为第二个彭宇、第二个许云鹤、第二个殷红彬……因此,出现了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情况,甚至武汉的一位老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而死亡。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四、参考解析
 
  近来,一些助人为乐者反被诬陷为肇事者,这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多次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状况,比如天津“许云鹤案”后,福州、武汉等地接连发生的老人摔倒而无人帮扶事件,再次引发热议。综观这些热议不难发现,仅从道德和心理角度来看,几乎没有人对路遇伤病者应及时施以援手持否定意见,所谓的“纠结”在于,救助伤病者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在这种疑虑之下,助人为乐变成了助人为“忧”。这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彭宇案”引发了社会道德滑坡,各地频现的翻版“彭宇案”,也恰是道德丧失、信任危机的体现,这些事件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使我们社会在帮助他人的问题上已经蒙上了浓厚的阴影。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