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8-86755760
18010531292
四川分校

对公考逻辑的基本认识

——2011第三季度教研文章二

公职产品中心 郝曜华

    在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里逻辑试题占了很大的比重,是一种考察考生思维能力的题型。无论国考或是省考,考生都普遍反映这一部分考试内容感觉比较烦、难:1、有的考生对逻辑是什么并无了解,做起题来只能是瞎子摸象;2、有的考生虽然对逻辑稍有了解或作了一定的准备,但对其意义和作用知之甚少,做起题来抓耳挠腮,凭借“直觉”,借助于“猜测”。华图教育专家告诉广大考生:逻辑题并不难,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对逻辑有了基本认识,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可以提高应试命中率的。下面我们就对公考逻辑做一基本认识。

    一、逻辑是什么

    翻开逻辑教科书,对于逻辑是什么、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但是较为普遍的一个观点是,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思维科学。追溯逻辑的起源,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古代西方有亚里士多德这位哲学巨匠,古代东方有惠施、公孙龙、墨子等大家,似乎探讨和研究逻辑的都是学之大者,但是既然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思维,一个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所以,逻辑其实融于生活,贯穿于我们的生活,逻辑并不可怕。在公务员考试中加入逻辑题型,其目的重在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

    二、逻辑的普遍性

    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思维、是推理,那么,逻辑就不是艰深晦涩的。细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对逻辑推理有不自觉的应用,只是习惯成自然,就不认为是逻辑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批评“你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他说话没条理”,这里的“前言搭后语”和“条理”,其实就是我们已经用的得心应手的“逻辑思维”。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爷爷带着孙子做公交车,为了激励小孙子指着车窗外的豪华宝马车进行即兴教育:“乖乖,如果你好好学习,将来就能坐那样的小车。”

    小孙子眨巴眨巴聪慧的眼睛“爷爷,那你小时候一定没有好好学习”。全车人哄堂大笑。

    很明显,爷爷说的话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而小孙子的结论是根据充分条件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得出的,爷爷没有乘坐豪华轿车,所以爷爷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姑且不论爷爷给出的前提正确与否,小孙子确实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推理结果令人捧腹。

    正是因为有了逻辑,我的的生活才能有条不紊,正是因为有了逻辑,生活才变得生动幽默。

本文相关阅读: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专题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2012年国考公务员考试用书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络笔试辅导课程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四川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