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8-86755760
18010531292
四川分校
【导读】申论押题:生态环境标准表述 原因

    201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省考、国考在即,备考先行。对众多考生来说,申论是老大问题,四川华图特此为申论感觉头大的考生提供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下为“申论押题:生态环境标准表述 原因”:

    4.土地沙化、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陕西是我国北方沙漠化分布较广的省区之一,风沙区年输沙模数为500-5000t/km?a,局部地区高达1万t/km2?a。沙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陕北长城沿线地带,属毛乌素沙漠的南缘。现有沙漠化土地36.3万hm2,其中中强度以上沙漠化土地22万hm2(包括流动沙丘14.5万hm2),盐漠及重盐碱地1.3万hm2。治理任务艰巨,难度越来越大。

  5.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陕西水资源总量442亿m3,居全国第18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240m3,是全国人均量2300m3的53.9%;耕地亩均占有量574m3,是全国平均占有量1300m3的44.2%。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不均,特别是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仅有73亿m3,人均410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据测算,目前全省年缺水量25亿m3,给工农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6.自然灾害频繁,水旱灾害交替发生。陕西是一个自然灾害的多发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十年九旱,洪水与旱灾交替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1949年前的320年中,共发生旱灾131次,平均3年1次,建国后也是三年一大旱两年一小旱。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降水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干旱相伴的是,洪水灾害也频繁发生。建国以来全省各地发生的大的暴雨洪水灾害近20次,特别是1998年水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原因:

  1.群众长期以来沿袭过去那种挖山种地、广种薄收、超载放牧等传统生产方式,只考虑眼前,没有考虑后果。这样不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反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了“越穷超垦、越垦越流、越流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2.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由于一些地方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的心态,导致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索取和掠夺式开发,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只种地,不养地,只索取,不投入,只垦地,不护地,“种一年地,扒一层皮”,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承载能力弱化,人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4.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有的地方没有战略眼光,缺乏系统思维,方法简单,措施不力,零敲碎打,应付上级,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损国损民,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5.投入严重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困难大,导致治理标准低,进度慢,效果差。以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例,每平方公里治理投资平均达40-50万元,而目前国家投资给陕西省的每平方公里治理资金仅为2-3万元,加之陕北地区多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十分有限,不足部分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劳,因而治理速度慢、规模小、标准低、综合配套差,生态建设的效果不理想。

  6.边治理边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亦是贫困地区,盗伐林木现象时有发生;煤、气、油等矿藏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道路交通建设,往往破坏地貌和植被,造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粗放的掠夺式农牧业生产方式在水土流失重点区普遍存在,成为导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7.政府及有关环保部门对生态环境没有采取严格的措施,没有把问题落实到真实处。没有依法执政,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绩观”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最终导致政府不能够依法行政。

    四川公务员考试相关申论文章,就是四川华图官网,请继续翻阅!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四川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