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全国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23)
2011-09-21 20:56 四川公务员考试网 http://sc.huatu.com/ 作者:四川华图 来源:四川华图
74.D [解析]本题可先从第二个空白处入手,文段前面部分描述了改变交通运输方式时机的成熟,故应用“应运而生”,以承接上文,前后呼应。“备受瞩目”和“日新月异”意义与文段内容不符,故应排除B、C;“突出”与“商品流通”不搭配,本题正确答案应为D。
75.A [解析]五彩缤纷,与前文的“看上去”和后文的“眩人眼目”前后照应,而林林总总和包罗万象都是形容“东西多”,富丽堂皇是形容房屋宏伟豪华,或形容诗文词藻华丽的,与主语“小挂件”不搭配,本题正确答案为A。
76.A [解析]“气象万千”和“千变万化”与前文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搭配不当;“各有千秋”比喻各有所长或各有优点;“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强调的是差异性。本句的重点并不是强调多样性,故用“各有千秋”更为合适,也只有“各有千秋”能修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本题正确选项为A。
77.C [解析]本题可先从第二个空白处入手,“报章”不可能“隐秘”,由“大多……私人笔记或报章之中”可知,资料不可能匮乏;C项的“司空见惯”照应下文的“不被社会重视”,“分散”呼应前文的“散见”。故本题应选C。
78.D [解析]一目十行指看书时一眼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非常快。此处用来形容粗略地看壁画不恰当,排除C项;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丰富多彩指内容丰富,花色繁多,这两个成语都不能用来修饰内涵,故而应排除A、B两项。本题正确答案为D。
79.C [解析]本题可从第三个空白处入手寻求突破,根据前文的“但医疗保险产品的销售情况并没有……”可知,医疗保险产品的销售情况并不好,由此很容易排除A、B、D三项。本题正确答案为C。
80.B [解析]“理所当然”和“一视同仁”填入第一个空白处和主语“建筑物”不搭配,排除A、C两项;“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强调的是工作死板,与文段内容强调的细致用心不符,排除D。本题正确答案为B。
81.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熊猫”这一称呼的历史由来,又介绍了“熊猫”一词形成的科学原因,故而B项说法正确。A项的“进入研究视野”文中并未提及;C项属于主观臆断,文段只是说形成“熊猫”这一称呼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动物学界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分类;民国以后才误读作“熊猫”,D项“由来已久”有夸大之嫌。
82.B [解析]A项的“逐年加快”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属主观臆断;C项是对文段首句的同义复述,没有涉及文段后半部分提及的物种数量减少问题;文段最后一句虽用数字直观表现了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灭绝或濒危问题,但无从比较高等植物就更需要保护,排除D项。本题正确答案为B。
83.C [解析]纵观全文,不难发现,“因此”后的一句话点明主旨,强调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如何科学补钙。文段中只是提及骨头汤中钙含量非常少,并非是骨头汤的利弊问题,A项曲解文意;文段所表达的是:治疗骨质疏松,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多样化,B项的“预防骨质疏松”文段并未提及;D项未抓住文段的中心,与主旨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C。
84.B [解析]文段的小故事体现了罗斯福的睿智和幽默,A项的“迂回”在文中无从体现;文段中罗斯福没有泄密,故而并未表现出“灵活变通”;D项“不欲”与文段内容不符。故本题应选B。
85.C [解析]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金代,A项错误;北京城在明代中叶以后修建的外城,B项错误;北京城的整体布局系统在清代以后没有大的变动,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86.B [解析]综合分析题干所给的6句话可以发现,②⑤不能做首句,排除A、C;①④两句相比较,从时间顺序上来说④一定在①之前,故而排除D项。本题正确答案为B。
87.D [解析]A项闪电的形成机制在文段中未提及;B项在文段中只是稍有提及,并不是文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文段主要介绍的是闪电的作用,主体是闪电,而非臭氧,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8.D [解析]文段主要是讲提问的重要性。A项中的“怀疑”在文段中没有依据;B项中的“好奇心”和“提问题”并不是同一概念;C项中的“得到赏识”在文中未提及。发现问题是维特根斯坦进步的原因,罗素被超越是因为他没有问题了,讲的是发现问题与进步之间的关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9.B [解析]文段末句揭示主旨,强调了保护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意义。文段指出了地方文化特色的逐渐丧失是快速城市化中的一个明显问题,A项中“存在冲突”在文中无支持依据;C项是文段片段的同义复述,没有体现文段主旨;D项中的“速度非常惊人”在文中无从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90.D [解析]A项是对文段前面部分的推断,并非是文段要告诉我们的道理;B项中的“决定性”有夸大之嫌;C项本身说法不正确,且把文段所提到的“特点”延伸到人的本质上,属于过度推断。在学文学上的“缺点”却是在学化学上的“优点”,D项说法正确。
本文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