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8-86755760
18010531292
四川分校
【导读】2010年下半年全国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65.D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状语成分“在职业活动中”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容易受日常常识的影响。A项是新装修的办公室有害气体超标,不是“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B项不属于“疾病”;C项不是因接触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只有D项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职业病。

66.D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分散的,为积累基金的三大内容,解题思路是一一对应,只有严格符合要求的才属定义范围。A项三峡工程为兴修水利,属于扩大再生产基金;B项应对自然灾害属于社会后备基金;C项奥运场馆建设为体育场馆,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D看似符合“应付战争”,但题干中“应付战争”作为定语修饰的是后面的“物质储备”,军事演习不是物质储备,故不属于积累基金的范畴。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67.B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句子的主干成分,“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表达的是从剧中人的主观视角出发,镜头表现的是剧中人的内心感受或视觉所在,而不是单纯的向观众传达剧中人的思想状态。A项是对林黛玉表现的描写,不是她看到的情景;C、D项都是给观众呈现某个场景,表现人物特点或是两个人的打斗过程,不是“目击”的情形。只有B项,用主观视角——夸张的特写镜头来放大表现蒋干“窃书”时的紧张心态。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8.D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留有余地”,保持人力资源运行的弹性,A、B、C项中都有“余出”的备用人员,符合冗余设计。D项一名员工辞职,临时从别的部门调配,明显没留余地,不符合“冗余设计”。

69.D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定义项的主体及原因——“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怠于起诉”、“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所获赔偿归于公司”,信息不难提取,采用排除法可选出D选项。A、B项中的公司的合法权益没有受到不法侵害;C项“公司董事会就此提起诉讼”说明公司并非“怠于起诉”,且起诉的主体不是股东以自己的名义。只有D项符合各项条件。

70.C  [解析]本题属于多定义判断,三个定义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国家依法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赔偿责任。对照定义,例证(1)属于行政补偿,例证(3)属于行政追偿。例证(2)中执法大队私下对房屋所有人进行赔偿,第一,“执法大队”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第二,“私下”不符合法定程序,故不属于行政赔偿,亦不属于行政补偿、行政追偿。所以符合定义的例证有2个,本题选C。

 

第四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71.A  [解析]充实丰盈,通常用来修饰“人生”、“生命”,不能用来形容秋天,排除B项;琳琅满目,形容东西很多,让人眼花缭乱,与主语“秋”不搭配,排除C项;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多用来修饰女性,排除D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硕果累累,指很多很大的果实,用于形容秋季的丰收非常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72.B  [解析]记忆的主体应是人,而不是电子产品,排除D项;A项的“先进”无从体现,不是针对电子书的设备,再先进也无法读取、复制和传输;根据生活常识可知,电子书可通过很多电子设备来读取,故C项的“固有”不恰当。B项正确。

73.B  [解析]根据文段第二句的例子很容易判断“相依相伴”和“此消彼长”不合文意,由此可排除A、C两项;“滋养”和“培养”相比,前者包含用很多的养分、养料来培育之意,与前文的“沃土”相呼应,故本题应选B。 

本文推荐阅读:

201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笔试备考专题

201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笔试辅导课程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四川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