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事业单位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网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5年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关于寒露节气的考

2025年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关于寒露节气的考点梳理

2025-02-20 15:56:33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导读】华图四川事业单位考试(https://sc.huatu.com/sydw/)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2025年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关于寒露节气的考点梳理,更多关于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事业编报名,事业编考试内容等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或添加 客服号咨询!

2025年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

事业单位综合岗 医疗岗 教师岗 中烟/商烟

  点击查看2024上半年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

  点击查看2024下半年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告汇总

  25年上,事业单位考试考试迎来重大改革,进入全省统考阶段。这一改革标志着四川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考试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为考生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本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原本分散的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整合为全省统一考试,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等方面实现统一。

  今年上半年预计3月初发布公告,4月20日左右举行笔试。

  今日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寒露节气的考点梳理

关于寒露节气的考点梳理

考点一【基础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公历10月7日-10月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意味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更凉,快要凝结成霜,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天气的逐渐寒冷。

进入寒露后,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秋燥明显。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寒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社会,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形成了一套节令观念,用来指导农田管理和农事安排。

考点二【气候特点】

气温:寒露节气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晨晚略感寒意。

降水:雨水渐少,天气变得干燥。

地域差异:随着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继续南移,北半球阳光照射的角度开始明显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冷空气的势力范围所造成的影响,有时可以扩展到华南。北方地区,如东北、西北地区,寒露时节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而南方地区则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

考点三【‌物候现象】

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考点四【农业活动】

寒露后,雨季结束,农民开始忙碌起来。南方晚稻收割,北方小麦播种。农谚有“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寒露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等。寒露时节,北方应播种完小麦,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

农业政策:在中国古代,寒露节气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就制定了农业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考点五【传统习俗】

保暖:寒露节气后,人们开始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保暖,避免受冻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

赏菊:寒露过后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赏菊、采菊,并用菊花泡茶饮用,以祛火去燥、养肝明目。

饮食调整: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会吃些润肺润燥的食材,如秋梨、蜂蜜、百合、芝麻等,以缓解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

登高:寒露节气过后,人们会邀约亲朋登高望远,尤其是重阳节时,登高赏秋成为一项重要习俗。

考点六【诗词文化】

陶渊明《饮酒 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韩愈《木芙蓉》:“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寒露已至,温暖犹在。寒露时节,愿世间所有美好,都与你如约而至。”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出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林昉《送人之湘阴谒知己》:“一声歌未断,江动欲潮生。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寒露时节菊花开放、秋露降临的自然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送别之情。

【知识小测验】

古人云: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这描述的是二十四节气中哪个节气的三候:

A.立秋

B.白露

C.寒露

D.霜降

【答案】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我国古人将寒露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初候鸿雁来宾,是指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大水即大海,古时传说,海边的蛤贝类是由三种雀鸟潜入水中变成的。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都与雀鸟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的。三候菊有黄华,是说到了寒露时节,菊花已普遍开放。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B项:中国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通“馐”)。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D项:中国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一起加入学习交流群吧
四川事业编考试交流群
微信扫码群内组队备考
每日更新公务员招考资讯
分享试题、图书、网课等资料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