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2025四川公务员笔试一般多久能出成绩单

2025四川公务员笔试一般多久能出成绩单

2024-12-26 10:08:48 四川华图公务员培训 https://sc.huatu.com/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5四川公务员笔试一般多久能出成绩单四川华图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四川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省考岗位表,四川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华图公务员培训专题!

  2025四川公务员笔试一般多久能出成绩单,2025年四川公务员笔试成绩官方公告将在2025年1月中旬发布:笔试各科成绩于2025年1月中旬在报名网站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录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2025年1月27日前,报考者可登录报名网站或招录机关指定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面试资格复审公告同样于四川人事考试网公布。而以往出成绩到面试一般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按照今年得招考节奏来看面试阶段得时间预测会缩短。图图建议估分分数靠前得同学一定要提前开始备考面试,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全面备考。

jian1 2025四川省考笔试成绩查询预约

hot 四川公务员历年分数线查询

new 2025四川公务员笔试分差查询 

  1、四川公务员成绩排名在哪查询?

  四川公务员笔试成绩在报名网站点对点查询,也就是四川人事考试网。而排名是区分系统、地市单独在地市网站点对点查询,以下是各地市排名查询官网地址,大家可以参照进去蹲成绩排名。

  2、估分多少分可以面试提前学?

  首先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如下图:这个数据来源于四川华图全网估分系统,是考生们参加笔试后得行测估分情况。从整体数据看2024年度相比2025年度的分数低,2024集中在(55-65),2025集中在(60-70)数据大体差距在5分左右。也就是行测估分在65分以上得同学就可以提前准备面试了!

  3、四川公务员成绩计算方式

  四川公务员成绩计算方式:

  (1)笔试、面试成绩占比为6:4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2)笔试、面试成绩占比为5:5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5% +《申论》成绩×25%+笔试加分。

  举个例子:假如某人的行测成绩是73,申论成绩是67,无笔试加分,那么笔试折合总成绩=73×30%+67×30%=42。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举个例子,假如某人的面试考了80分,那最后面试折合分数就是80×40%=32分。

  凉山和甘孜除外,因为他们会加试彝语文/藏语文。

  4、四川公务员面试备考热点

四川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社会主义科普教育创新,是全民创新的基础 热点背景

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老师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她用扫帚演示宇宙射线,铁锅演示天眼,用吹气球解释火箭上天……一个个有趣的科学实验,给大家带来惊喜连连,让吴教授在平台吸粉百余万,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科学姥姥”,也引得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赞誉。

模拟试题

有趣的实验、生活化的语言不仅让原本高冷的科学变得接地气,使得吴教授在平台吸粉百万,收获了“科学姥姥”的称号。对此,你怎么看?

华图解析

一.概括话题并予以评价。

总书记曾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吴於人教授用短视频做科普坚持了三年多,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超过5000万,针对的正是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是总书记号召的深刻践行者。

二.结合实际,多角度分析。

1.吴姥姥用短视频进行科普的意义。

(1)传递真科学,提高科学素质。吴姥姥用简单有趣的实验,将“阴极射线管”、“普氏摆现象”等“高大上”的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展现到公众面前,拉近了科学和普通百姓的距离,展现了物理科学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对科学产生兴趣,对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拓展新思路,打开科教局面。吴姥姥的短视频,语言风趣幽默,态度科学严谨,摒弃了干巴巴的板书和PPT,充满了创意和新奇,让科普触达了更多圈层和年龄段,其传播时间和地域也不受限制,现场直播完成后,还可以回放重播,这些都有效放大了传播价值,创新了科普的形式,打开了科普教育的新局面。

(3)彰显大众情怀,传递科学精神。72岁的吴於人教授退而不休,在这个视频制作传播过程中,最喜欢的评论就是大家给她挑毛病,指出哪里还不够严谨,还能得出其他哪些结论,随着知识的传播,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传递给了社会的公众,彰显着一代知识分子的情怀,影响着无数年轻的后辈。

2.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的问题。

(1)科普领域青年人才缺乏。由于工资待遇低、科普工作者使命感不强、社会对科普工作关注度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科普人才队伍流动性比科研单位、学校的人才流动性大得多,人才不足,制约着科普工作的发展。

(2)对退休人员重视度不够。像吴於人教授这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退休老人,有很多曾经都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顶梁柱,退休的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也有继续发挥余热的精力,但是目前社会上对这些潜在人才的关注和利用不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3)科普领域鱼龙混杂。目前在科普领域,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利用新媒体做科普外,更有一些人为了流量、利益,披上专家外衣,制造伪科学的博主,他们的目的不是科普,而是吸引大众眼球从而“变现”。

三.提出对策建议。

(1)大力宣传科普事业以引发关注。一方面,利用主流媒体的体量、网络媒体的流量,挖掘像“科学姥姥”吴於人、“品先爷爷”汪品先等典型人物事迹,进而促进全面科普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在社会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家精神,为全民创新埋下种子。

(2)优化科普工作人才队伍。一方面,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尤其是对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要完善培训、薪酬增长、职称评定等多个方面的制度规定,培养多学科

>>>2025年四川公务员最新推荐<<<
25省考估分对答案hot 25省考面试礼包hot 25面试课程 线下试听课
笔试成绩查询预约 25省考晒分查排名jian 面试定金班 历年入面分
(编辑:wena)
有报考疑惑?群内随时解惑
四川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微信扫码群内组队备考
每日更新公务员招考资讯
分享试题、图书、网课等资料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