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2024资阳国家公务员资格复审的方式需要带的材料

2024资阳国家公务员资格复审的方式需要带的材料

2023-12-29 09:51:27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4资阳国家公务员资格复审的方式需要带的材料四川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国考岗位表,国家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4资阳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出,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于11月26日结束,303.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距离笔试结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很多同学都想知道什么时候出成绩,成绩在哪里查询?第一次参考得同学需要准备什么资料?资格复审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出补录公告?又是什么时候面试?下面就由图图来给大家一一解决:

jian1 2024国考成绩查询预约

hot 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查询

2022四川公务员笔试分数线查询

  一、什么时候出成绩?

  根据2024国考招录公告可知,国考笔试成绩会在1月份发布,并同步更新合格分数线。查询网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 (scs.gov.cn)。成绩查询。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各类职位笔试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于2024年1月登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其他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二、什么时候面试?

  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进入面试的人选,并在专题网站上公布。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低于规定面试比例的职位,将面向社会进行调剂。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即指报考者应答的是同一类试卷)的职位之间进行,调剂公告、职位等通过专题网站发布。

  招录机关负责面试实施,时间、地点等事项详见招录机关在本部门网站和专题网站上发布的面试公告。面试时,报考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学校或者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机关有权取消报考者参加面试的资格。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专题网站下载、打印。

  部分招录机关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专业能力测试设置情况和测试内容、分值比重等见《招考简章》或者招录机关发布的面试公告。

  面试结束后,招录机关通过专题网站发布报考者的面试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其中,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

  三、资阳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热点

在结构化面试考试中,有关社会热点问题、时政要闻的话题经常是出题人的“宠儿”,然而在实际做题中,许多同学对于话题总有一种“陌生感”,要么对话题缺乏深入的了解,要么感觉三两句话就说完了,无论是知识面的覆盖还是话题的延伸都难以让考官满意,所以,本文中四川华图重点讲一讲如何在审题中寻找话题。

例题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面临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的现象,对此,请谈谈你的认识。

【题目解读】

本题属于典型的时政热点类话题的题目,从题干中,我们可以提取以下信息:

(1)科技创新;(2)取得了一些进展;(3)核心技术;(4)受制于人,“卡脖子”;

一、审题

内容的延伸首先来自于对关键信息的读取,所以:

(一)科技创新;

(二)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科技创新”、“取得了一些进展”,你能够联想到什么内容?

(1)科技创新的具体事例、成就;(2)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中央政策;

(3)科技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核心技术;

(四)受制于人,“卡脖子”;

通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你又能够联想到什么内容?

(1)什么是核心技术,有哪些核心技术;(2)怎么被“卡脖子”了,具体事例;(3)“卡脖子”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展开联想

(1)科技创新的具体事例;

科技创新的事例数不胜数,往往我们只需要选择自己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进行展开联想即可,这里简单举例子,如“十三五期间”:

成就: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是评价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5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在第29位;2019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升至第14名;通常这一指数位列前15名,就可以被认为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榜单的前30名里,中国是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事例:

仰望太空,有“嫦娥”“玉兔”奔赴广寒、“天问一号”造访火星、“墨子”“悟空”环绕地球;俯瞰大地,有“京张高铁”风驰电掣,“港珠澳大桥”四通八达,“中国天眼”注目宇宙;放眼远洋,有“蛟龙”“海斗”深潜入海、“雪龙”破冰探秘南极、国产航母渐成体系;

走进生活,有5G迅速铺开,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新业态蓬勃生发,“上云用数赋智”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一针强劲的催化剂;伴随着创新创造的大发展,中华民族“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壮志正在一步步实现;

而上述种种,其实在咱们日常的备考期间,往往都是背过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以致用将会使你真正意义上“不浪费每一点努力和汗水”。

(2)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中央政策;

“科技创新”的背景解读,可以从过去到现在的维度进行展开,具体来说就是十三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的过度,比如:

“十三五”:2016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规划共分8篇27章,从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空间、创新网络、创新治理、创新生态六个方面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并从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十四五”:“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更是被提及了43次,成为高频词。

(3)科技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积极影响看,科技创新对我国的影响应该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所以

公务员备考交流群

(编辑:wena)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