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 14:31:46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4成都国考成绩查询链接由四川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国考岗位表,国家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4成都公务员省考什么时候查成绩,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于11月26日结束,303.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距离笔试结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很多同学都想知道什么时候出成绩,成绩在哪里查询?第一次参考得同学需要准备什么资料?资格复审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出补录公告?又是什么时候面试?下面就由图图来给大家一一解决:
一、什么时候出成绩?
根据2024国考招录公告可知,国考笔试成绩会在1月份发布,并同步更新合格分数线。查询网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 (scs.gov.cn)。成绩查询。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各类职位笔试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于2024年1月登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其他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二、什么时候面试?
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进入面试的人选,并在专题网站上公布。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低于规定面试比例的职位,将面向社会进行调剂。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即指报考者应答的是同一类试卷)的职位之间进行,调剂公告、职位等通过专题网站发布。
招录机关负责面试实施,时间、地点等事项详见招录机关在本部门网站和专题网站上发布的面试公告。面试时,报考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学校或者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机关有权取消报考者参加面试的资格。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专题网站下载、打印。
部分招录机关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专业能力测试设置情况和测试内容、分值比重等见《招考简章》或者招录机关发布的面试公告。
面试结束后,招录机关通过专题网站发布报考者的面试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其中,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
三、成都国考面试备考热点
热点背景
《典籍里的中国》开创性地利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集中了各方面的精兵强将,在第一期中为我们展示了典籍《尚书》的精华。伏生等历史人物故事的跨时空讲述,充分发挥了舞台艺术的创新潜质,使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通过舞台演绎完成了当代表达。
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虽然表演时长不足5分钟,但处处体现出艺术的匠心和创新的转化。舞蹈以唐代女乐官进入皇宫进行宴乐表演为基本情节,舞台设计与电视转播运用了5G+AR的高科技手段,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制造出了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体现丰腴的唐俑形象,演员们身上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而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也完全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为穿越时空的舞者提供了让人沉浸和震撼的背景环境。
模拟试题
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和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迅猛“出圈”,一众“自来水”不吝啬点赞和转发,掀起一波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潮。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表明态度
春节期间,高质量文化节目不仅给新春带来视觉盛宴,让观众眼前一亮,更是也展示出视听精品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巨大力量,值得艺术工作者们学习和借鉴。
2.阐述意义
(1)体现出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观众眼光更加挑剔,要想让观众眼前一亮,除了形式,还要有真功夫。
(2)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有机融合。除了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还把舞台植入博物馆的场景,把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有机结合,论文化底蕴,是很难得的。
(3)为传统文化复兴贡献力量。它让传统文化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在传统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之下绽放文化之花,让中国故事被更多人听见,让中华文化得到更好传播,让民族艺术广为弘扬,让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成为我国文化建设、民族复兴的一股坚强力量。
3.阐述原因
(1) 瞄准了当代主流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需求。它们充分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萌、趣、情、识营造共情体验和艺术共鸣,并创新舞台表现手段,将传统元素与当代视角相结合,从而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关心的情感话题和美学话题。
(2)“黑科技”技术的支撑。多场景变换和舞美设计等舞台创新,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黑科技”,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让“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有了物质基础,也让时空的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
(3)传播领域的新技术。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等新技术推动着精品节目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在当下的社会场域中迅速传播并维持热度。
(4)艺术工作者们的匠心精神。节目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很走心,包括音乐,台词,表情控制等方方面面都做到极致。
4.阐述具体对策
(1)艺术工作者们主动拥抱技术变革。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更为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和多元素的艺术加工手法来呈现出更好的作品。
(2)艺术工作者们要兼具情怀与格局。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转化规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身体力行地保护我国历史文化瑰宝,为传统文化复兴做出贡献。
(编辑:w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