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13:45:55 三支一扶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jcfw/ 文章来源:
【导读】华图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提供以下三支一扶招考信息:2023年四川乐山三支一扶考试报名条件限制政治面貌吗,更多关于四川三支一扶招聘,四川三支一扶考试,三支一扶招考公告的内容,请关注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四川人事考试网!
2023年四川三支一扶考试报名条件限制政治面貌吗?四川三支一扶招募2023年笔试正在报名中,报名时间为6月12日-16日,7月8日笔试,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四川华图三支一扶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相关考试信息如下,更多考情考务及考试备考欢迎咨询华图客服:
——四川三支一扶报名人数统计——
日期 | 报名统计表 |
6月12日 | 下载 |
6月13日 | 下载 |
1、赠送价值2980元完整体系职测网课(学完前八天课 程即可免费获得)
2、叠加优惠:购买卷王班可享受三支一扶线下面授班 叠加优惠310元 使用日期 : 2023.7.1-8.30
使用范围 : 四川华图三支一扶线下3000元以上面授课程
——四川三支一扶笔试练习题——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本领。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学生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只有学习的任务,而将日常生活交给他人,交给父母去料理。在知识学习与养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边缘化。未来、理想、职业、人才,包括财富、明星、时尚等等,在这些传统大词与流行的概念与价值观中,总是难以寻觅到同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间烟火味,看不到油盐酱醋茶的坛坛罐罐。
其实,从人类的延续与个体生命的保障来说,同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知识、规范、伦理与精神。由于日常生活的无所不包,它涉及到了人与这个世界、与自然广泛的联系。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秘密吗?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给我们提供劳动的保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我们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它们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该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时日,违反了“规矩”?这些看起来确实平常,以至习焉不察,但从尊重人的生命、从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伦理来说,它又确实会给人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需的。
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无关。一个真正懂得日常生活的人是能够从中发现思想,不断体会到精神的高度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始终交相辉映。这样的精神首先在于人道与人性,日常生活的世界首先是此岸性的,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幸福。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只有它,才是幸福的确证。
1.1.
文章第1段主要批评了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A.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B.教学内容脱离日常生活
C.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D.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1.2.
作者认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于( )。
A.它是人类及个体存在的保障
B.日常生活包罗万象
C.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
D.它是知识的来源
1.3.
不属于作者认为应纳入教学内容的一项是( )。
A.自然规律
B.风土人情
C.社会伦理
D.艺术哲学
1.4.
最后一段意在说明( )。
A.幸福的评价标准
B.精神生活的重要价值
C.日常生活的哲学意义
D.人生的真正意义
1.5.
下列哪个教育理念与作者的理念相吻合?
A.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B.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C.让学生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渴望干的事情
D.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陶器。这些创造发明,无疑应归功于妇女,因为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上,妇女是家里的主人,必然首先从事这些活动。这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一定的残余,例如云南傣族和台湾高山族的制陶都由妇女来承担,而男子仅从事挖土、运土等辅助性劳动或甚至根本不参与其事。但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已开始有所变化,如云南佤族和台湾耶美族中,制陶已成为男子专有的职业,妇女则降为辅助性劳动。这些现象提供了陶器出现之后,有关男女分工的变化和社会分工发展等方面的有用资料。此外,上述少数民族制陶工艺方面的发展过程是:从泥条盘筑到慢轮修整,从露天平地堆烧到棚内平地封泥烧制,这正代表了由手制向轮制过渡的早期形态,由无窑向有窑过渡的初级形式,这些都为探讨原始制陶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详细地说明我国陶器的起源,目前尚感资料不足。不过最近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陶器都比较原始,据碳十四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五六千年以前,是华北新石器时代已知的最早遗存。这些发现不仅有利于探索陶器的起源问题,同时还揭示了正是在这些遗存的基础上,才发展成为后来广泛分布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到阶级社会的商周文明,它们在制陶工艺和器形的发展上,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此外,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西桂林甄皮岩的陶器也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碳十四断代也在公元前四五千年以前,同样属于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遗存,它们同后来华南地区的陶器发展也有着直接联系。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可能分布着更多的早期陶器的遗存,在不断发展和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整体,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瓷和瓷器,成为我国特有的创造发明,并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1.
下面哪一项符合本文对妇女从事制陶的解释?()。
A.是陶器在我国起源的标志
B.证明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出现
C.是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一种印证
D.是造成了原始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原因
2.2.
文章认为佤族和耶美族男子从事制陶说明了()。
A.陶器起源的另一特殊现象
B.制陶辅助性劳动不利于妇女
C.家庭的主要角色发生了变化
D.在制陶分工上不同于其他民族
2.3.
文章通过对华北、华南不同地方的介绍,想要读者知道()。
A.两个不同地域的陶器遗存的发现
B.这几个地方新石器时代断代的先后
C.我国陶器的创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D.我国在不同地域中还可能有着更多的陶器遗存
2.4.
根据本文,下列描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制陶是从少数民族开始的
B.原始瓷器的出现受到了原始陶器的影响
C.河南新郑裴李岗出土的陶器不能证明陶器的起源
D.江西万年仙人洞的陶器影响了华南地区陶器的发展
2.5.
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最有可能出自()。
A.介绍我国陶器、瓷器发展的一段文章
B.考古学中一篇断定新石器时代的文章
C.社会学中介绍少数民族制陶和文化最早出现的文章
D.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农业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一篇文章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定位第一段的转折词“但”可知,关键点在其后——教育有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因此可知问题即为教育脱离了日常生活,故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第二段属于提出观点-举例论证观点-重申观点型的“总—分—总”结构,关键点在最后的总结,即“它确实会给我们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须的”,所以,此段主旨是日常生活对于人类及个体存在的保障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定位篇章第二段,“我们应该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可知C社会伦理“属于”;“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可知B风土人情“属于”;依据“我们知道事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可知A自然规律“属于”;文中没有提到D项的“艺术哲学”,属于无中生有的错,故正确答案为D。
1.4.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最后一段首句就提出了观点“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学无关”,是从哲学和精神层面进一步剖析日常生活的内涵;其次,从“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和尾句“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都是在阐述日常生活的哲学意义。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把握。文中强调了日常生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这也就是作者的理念,故应围绕“日常生活”来选择;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围绕着“日常生活”展开,强调了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由文章第一段第二句“……因为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上,妇女是家里的主人,必须首先从事这些活动”,可知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可以从事制陶工作。C项表述符合文意。
A项错误,文章第二段明确提到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详细说明我国陶器的起源,妇女从事制陶与陶器的起源无关;B项错误,材料第一句话提出先有了农业,才出现陶器,妇女制陶并不能证明农业文明的出现;D项错误,妇女从事制陶是原始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不是后者的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文章第一段中首先提到制陶是由妇女来从事的劳动,这是由其家庭经济地位决定的,男子仅从事辅助性劳动。接下来又提到佤族和耶美族制陶已成为男子专有的职业,妇女则降为辅助性劳动,这是家庭角色发生转变的体现。C项表述正确。
A项错误,男子从事制陶与陶器起源没有关系;B项在文中并未提及;D项为干扰项,其内容只是文章表面信息,男子从事制陶意在说明其家庭角色的“变化”,D项没有抓住材料语意关键点。
故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隐含主旨。
文章第二段在介绍完华北、华南地区的陶器遗存之后,在最后一句话中提到“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可能分布着更多的早期陶器的遗存……”。由此可知,文章介绍华南、华北不同地方,意在说明早期陶器分布广泛,我国在不同地域中可能有着更多的陶器遗存。D项表述最符合文意。其他三项表述片面,均未抓住文段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A项表述错误,文段举出少数民族的例子只是为了解释家庭角色分工,这些分工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中还有残余,而并非指出制陶产生于少数民族。
B项表述符合文意,文章最后一句话“早期陶器的遗存……文化整体,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瓷和瓷器”点出原始瓷和瓷器的出现受到了原始陶器的影响。C项表述正确,文章第二段首句提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的详细说明我国陶器的起源,由此可以推知C项的描述正确。D项表述符合文意,由“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西桂林甄皮岩的陶器也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同后来华南地区的陶器发展也有着直接联系”这句话可以推断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A。
2.5.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表面主旨。
文章首段介绍了陶器制作的角色分工及其工艺发展,第二段介绍了陶器的地域分布,并指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瓷和瓷器,因此本文最有可能出自介绍我国陶器、瓷器发展的一段文章。因此,A项为正确选项。
B、D项均未抓住整篇文章的主体词“陶器”,予以排除;C项中“少数民族”表述错误,“少数民族”并非文章阐述的关键点。
故正确答案为A。
(编辑:wena)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