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国考报考时间预告2023已出

国考报考时间预告2023已出

2022-10-10 15:10:4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notice点击预约2023年国考&下半年四川省考,还可获取考情资料

  国家公务员2023年招录考试于10月25日起报名,12月3日及4日举行笔试,各位小伙伴要加紧备考的步伐啦!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本次国考相关备考内容,详细请阅读下文!

>预约国考报名提醒 | 低价备考资料包<

>国考历年分数线 | 图书考题试卷<

>超高性价比公务员网课推荐<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将于10月25日开始报名,12月3日至4日举行笔试,如下为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笔试时间预告》相关信息。

国考报名提醒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

  1.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课

  2.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上午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3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4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应当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参加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考历年分数线

  四、国家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块,但其实渗透到了考试的方方面面。时政时事的热点积累有助于我们增加申论素材,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如何形成政府思维,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习惯运用官方表述方式,甚至在常识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当年的热点时事的考题,那么如何备考这部分知识呢?其实很简单,不用死记硬背,就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多多积累即可,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每天都会更新全网最新最热的时政要闻,并附有热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大家可以Ctrl+D收藏本页供大家学习积累。

  【背景链接】

  青少年沉迷网络,一直是个让家庭头疼、让社会揪心的话题。对此,有关部门要求网络游戏、视频、直播等平台推出青少年模式,希望可以通过限制使用时段、在线时长、服务功能等方式,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但现实中,一些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漏洞百出,实名认证系统大打折扣。比如,纵然设置了密码,但在网上几块钱就能用工具软件破解;即使限制了时长,只要卸载重新下载安装就可继续玩;就算要求了实名,随便一个身份证号码足以顺利避开监管……有网友直言,如此防沉迷,简直“防了个寂寞”“像纸糊的一样”。

  【华图解读】

  [提出观点]

  落实“青少年模式”,既需要家长的进到监护职责,更需要平台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监管。

  [综合分析]

  平台之所以对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无非是一个“利”字。对平台企业而言,青少年群体从一开始就是庞大的网民群体,也是着力吸引的目标用户。开启实名认证、识别青少年身份等做法,客观上与企业逐利的天性产生了冲突,而平台做样子、摆姿态的行为,仅仅是为了对社会有所交代。

  青少年模式“失灵”凸显出平台的失位、失责、失守。企业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赚取利润的行为并无过错,但问题在于,青少年群体本质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市场,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遵循成长规律。倘若平台赚的钱,是拿孩子的过度沉迷、盲目消费、畸形心理为代价换来的,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因此说,透支青少年的未来,压榨成长的空间和价值,都不应是平台企业的生财之道。

  [参考对策]

  让青少年模式回归初衷,难度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态度。平台企业要有正确的认识:青少年模式不是阻碍发展的“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长远发展、良性发展的“护城河”。为此,互联网企业应该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一方面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建立真正发挥限制作用的青少年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对青少年模式的后台数据、推送内容进行常态化运营,提供优质内容才能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不能放任不管。

  防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治本之策在于疏 。作为家庭,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看管,多一些兴趣引导。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发挥作用,在相关课程中注重网络素质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理解并使用互联网。

国考资料

  国考推荐

  历年入面分数 知识大普及 数读国考国 考空间站

  国考问答百科 报考指导 国考时间轴 申论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图书网课备考 公安联考公告预约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