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3年公务员国考时间官方公布!10月25日开始报名

2023年公务员国考时间官方公布!10月25日开始报名

2022-10-09 11:46:5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notice点击预约2023年国考&下半年四川省考,还可获取考情资料

  国家公务员2023年招录考试于10月25日起报名,12月3日及4日举行笔试,各位小伙伴要加紧备考的步伐啦!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本次国考相关备考内容,详细请阅读下文!

>预约国考报名提醒 | 低价备考资料包<

>国考历年分数线 | 图书考题试卷<

>超高性价比公务员网课推荐<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将于10月25日开始报名,12月3日至4日举行笔试,如下为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笔试时间预告》相关信息。

国考报名提醒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

  1.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课

  2.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上午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3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4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应当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参加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考历年分数线

  四、国家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块,但其实渗透到了考试的方方面面。时政时事的热点积累有助于我们增加申论素材,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如何形成政府思维,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习惯运用官方表述方式,甚至在常识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当年的热点时事的考题,那么如何备考这部分知识呢?其实很简单,不用死记硬背,就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多多积累即可,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每天都会更新全网最新最热的时政要闻,并附有热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大家可以Ctrl+D收藏本页供大家学习积累。

  【背景链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杜绝大手大脚花钱、奢靡浪费等现象”;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抓住“两节”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倡导勤俭节约文明过节新风尚。从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进一步倡导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为新一年的奋斗征途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解读】

  [提出观点]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原因分析]

  崇尚简约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瑞金时的红米饭、南瓜汤,到延安时的小米加步枪,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到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是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央和国家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精打细算,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引领全社会形成了崇清尚俭、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

  党和政府过“紧日子”,就能为百姓过“好日子”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节用是手段,裕民是目的。党政机关坚持过、带头过紧日子,把更多资金用在支持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正是要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民生效益。用“紧日子”换取“好日子”,用“三公”经费的“减法”助力民生福祉的“加法”,朴素的辩证法,彰显出深厚的为民情怀。坚持过紧日子,不仅是锤炼作风、改善本领的“练兵场”,也是滋养初心、担当使命的试金石。

  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思考和忧患意识。古语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走向富裕决不是奢侈浪费的理由。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理应在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走在前、做表率。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不该花的资金决不乱花、不能浪费的物质决不浪费,是科学使用财政资金的理性选择,也是改进作风的有力体现。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和经济恢复压力,我们必须充分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兜住民生底线的准备,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事关人民福祉的急事大事难事上。

  [对策分析]

  一要精打细算、严控开支,坚决做到政府过紧日子。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和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更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全力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各种低效、沉淀资金该收回的一律收回。勤俭办事是我们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打好行政开支的“铁算盘”,力求少花钱、多办事,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

  严控“三公”和会议、差旅等经费,严禁新建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和搞豪华装修。节用裕民、俭以养德,让勤俭节约成为每名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习惯。

国考资料

  国考推荐

  历年入面分数 知识大普及 数读国考国 考空间站

  国考问答百科 报考指导 国考时间轴 申论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图书网课备考 公安联考公告预约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