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1 14:59:4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内江公务员省考历年考试分数线是多少,2022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于3月26日举行, 笔试原始成绩已经公布,各位考生可在在四川人事考试网查询,笔试排名及面试资格复审公告将于5月在内江人事考试网陆续公布。
一、内江公务员省考成绩查询
1、不加试彝、藏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2、加试彝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2.5% +《申论》成绩×22.5% +《彝语文》×15%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3、加试藏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2.5% +《申论》成绩×22.5% +《藏语文》×15%+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二、内江公务员省考分数线
内江党委组织部负责面试资格审查。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笔试有缺考科目者不得进入资格审查)。
三、内江公务员省考资格复审及面试
考生应携带《报名信息表》1份、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明确了学位要求的职位)、户口本或户籍证明(明确了招收范围的职位)、工作经历证明(要求了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和招录机关要求的其他证书、资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其中:
1.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出具本人学生证(无学生证或学生证上专业及学历层次等信息不全的,出具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院系、学历层次和专业等情况证明)。
2.国(境)外留学人员报考的,应出具教育部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考生可登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scse.edu.cn),按有关要求和程序办理。
3.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资格审查不合格或考生自动放弃出现的缺额,在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确定递补人员。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按川发改价格〔2017〕472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考务费80元。
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和有关证明材料参加面试。面试时间暂定为5月20日至22日。面试具体事项由招录机关另行通知。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试总成绩的40%。
四、内江公务员省考面试备考热点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用法律为人脸识别技术护航热点背景
2021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解决当下的人脸识别纠纷提供司法解释,对滥用人脸识别说“不”。既用法律规范保护群众人格权益,也为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模拟试题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解决当下人脸识别纠纷提供法律依据,杜绝滥用人脸识别。对此,你怎么看?
华图解析
1.对政策进行总体评价。
人脸识别信息作为个人敏感隐私信息,一旦被泄露或非法使用,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更应谨慎处理和严格保护。《规定》以司法解释为人脸识别纠纷案件明确了裁判依据,也体现出依法保护群众个人隐私安全的决心。
2.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问题、目的意义。
(1)背景。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城市治安、疫情防控等领域,大大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智能化和便捷性。与此同时,人脸识别所引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2)问题。
①信息泄露风险提升。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增多,部分商家擅自采集或泄露人脸信息,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的新风险。
②安全漏洞问题突出。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尚不成熟,运营人脸识别技术公司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图片、录像、3D技术破解人脸识别的安全漏洞。
(3)目的意义。
①依法保护群众人脸信息安全。通过司法解释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依法对侵权行为进行惩戒。
②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以规范促应用,使人脸识别技术发挥积极作用,用法律规范引导数字科技良性发展。
③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该司法解释明确了人脸识别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为相关案件统一了裁判标准,从而让司法审判更精准。
3.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1)各级法院应加强对《规定》的落实。加强对各级法院的指导,对群众个人信息提供有力司法保护,严惩各种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2)督促企业规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企业单位应遵守《规定》要求,在充分保障群众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合法合规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促进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推广。
(3)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个人要加强自身人脸信息等个人信息使用安全的敏感度,对于不合理使用场景应及时制止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辑:Libinu)
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