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14:37:5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四川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笔试分差查询网址,2022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于3月26日举行, 笔试原始成绩已经公布,各位考生可在在四川人事考试网查询,笔试排名及面试资格复审公告将于5月在四川人事考试网陆续公布。
一、四川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1、不加试彝、藏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2、加试彝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2.5% +《申论》成绩×22.5% +《彝语文》×15%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3、加试藏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2.5% +《申论》成绩×22.5% +《藏语文》×15%+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二、四川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四川党委组织部负责面试资格审查。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笔试有缺考科目者不得进入资格审查)。
三、四川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及面试
考生应携带《报名信息表》1份、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明确了学位要求的职位)、户口本或户籍证明(明确了招收范围的职位)、工作经历证明(要求了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和招录机关要求的其他证书、资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其中:
1.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出具本人学生证(无学生证或学生证上专业及学历层次等信息不全的,出具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院系、学历层次和专业等情况证明)。
2.国(境)外留学人员报考的,应出具教育部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考生可登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scse.edu.cn),按有关要求和程序办理。
3.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资格审查不合格或考生自动放弃出现的缺额,在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确定递补人员。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按川发改价格〔2017〕472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考务费80元。
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和有关证明材料参加面试。面试时间暂定为5月20日至22日。面试具体事项由招录机关另行通知。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试总成绩的40%。
四、四川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热点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鼓励支持三孩政策落地热点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未来将在税收、住房等政策上发力。政策一出,瞬间成了网民们的热点话题。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也有计算具体花费的。更多的还是调侃的声音。
模拟试题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对此你怎么看?
华图解析
1.亮明观点
三孩政策,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的重要举措,应当积极响应。不过要想让政策落地,还是要出台更加完善的配套支持政策,努力创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2.分析背景
(1)人口增速放缓,结构不均衡。过去十年间年均增长率是0.53%,较前一个十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甚至一些省份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人口比例低至10%左右。
(2)老龄化程度严重。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年轻人养老的压力巨大。
(3)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增速放缓。
3.分析意义
(1)释放出鼓励生育的积极信号。从2013年启动放开“单独二孩”,到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再到目前的放开三孩,中国的人口政策完成了一次大“转向”。
(2)满足家庭的需求。对于家庭养老、孩子健全性格的养成等都有帮助。
(3)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调整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经济的长远发展等都有积极作用。
4.分析问题
(1)绝大多数家庭存在顾虑,因为养育孩子的成本巨大。在当下精细育儿模式之下,多生一个孩子绝不仅仅是“桌上添双筷子”那么简单,直接关涉到爸爸的职业选择、妈妈要不要当全职妈妈、老人要不要“随迁领娃”、该买多大的房,甚至意味着家庭跑道、职业生涯的彻底切换。
(2)过往的限生政策还存在一些顽疾。比如有的地方还在补罚之前的超生费,有的地方还通过行政门槛把生育服务卡“卡”成了准生证。
5.提出对策建议
(1)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要让适育夫妻树立正确的生育养育观,明白孩子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和自身责任。
(2)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3)完善配套政策,健全相关制度。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编辑:Libinu)
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