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2022年四川公务员定向乡镇岗位笔试考试打印准考证什

2022年四川公务员定向乡镇岗位笔试考试打印准考证什么时候开始

2022-03-22 10:31:1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2年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招录考试于3月26日举行,本次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招录835人,报名时间为2月24日-3月2日,笔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3月22日-3月25日,笔试准考证是参加考试的重要凭证,需在参加考试前提前打印纸质准考证并妥善保存。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历年笔试考题及解析▼▼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笔试打印准考证要求——

  完成确认缴费的考生,于3月22日至25日登陆报名网站打印本人准考证(使用A4纸,黑白、彩色均可,保证字迹、照片清晰),并在考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到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过期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不得作为参加考试证件。无准考证不准进入考场。

四川人事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打印准考证必读

  一、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事考试专栏首页,点击左方“准考证打印”进入。或进入‘考试信息’中点击相应考试名称进入该考试专题,点击打印准考证。

  二、点击‘打印预览’可预览准考证样式。

  三、打印机无所谓黑白或彩色,只要字迹清晰,照片能辨认即可。

  四、如遇到网络繁忙,或考生电脑网速太慢而导致准考证上相片无法正常显示,请对网页进行刷新,直到能正常显示相片方可打印。或者避开网络高峰期,选择凌晨时段进行打印。

  五、打印不分正反两面,直接打印成一张A4纸即可。

  六、如考生无网上打印条件,可于打印准考证时间段内,直接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进行打印。

  打印时务必注意

  一、姓名、照片、准考证号、考试地址等是否显示正确。

  二、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时间是否对应。

  三、首次打印前请先关闭上网助手一类屏蔽插件软件,再按提示安装打印插件,才能进行正常打印。

  四、如果浏览器提示“打印控件未安装”,如果修改Internet安全级别无效,然后打印!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历年笔试分数线查询▼▼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科目及成绩计算方式——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分别占考试总成绩的50%。

  (一)笔试

  1.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对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科技基础、公文写作、乡村振兴、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笔试成绩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0%+《公共基础知识》成绩×30%。

  2.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暂定为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3.成绩查询:笔试各科成绩于4月下旬在报名网站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应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陆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5月上旬,考生可登陆报名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基》备考资料——

部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该部门法始终的基本准则,是对该部门法的立法、司法和受该部门法规制的行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为例:①民法基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行为和民事司法均具有指导意义;②民法基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行为具有约束力;③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法律规范中处于指导和统帅地位,但是通常在民事法律规范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必须适用具体规定,不能直接适用民法基本原则。

下面我们对在考试中常考的部门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一下基本了解:

一、宪法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法律依据:《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主权也被称为主权在民,人民主权要求一国之最高权力由最多数人民享有,此原则在我国宪法第二条上得以体现。

(二)基本人权原则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2条规定,宪法第33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宪法上第一次引入“人权”的概念。人权源自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学说,人权即人之所以为人就应该享有的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最初的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财产权方面扩展到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三)法治原则

法律依据:《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此条直接体现了法治原则,法治是相对于人治的概念,即法律的统治,要求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公民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划定的范围内活动,法治原则约束的重点是国家公权力机关的活动,可以分为宪法优位、法律保留、审判独立。

(四)权力制约和监督原则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公权制约公权,其二私权制约公权。在我国宪法中表现为①人民对于国家权力的监督,②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③国家机关内部的相互制约。

二、民法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平等原则表现为四个方面: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②民事主体地位平等,③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平等协商,④对权利予以平等保护。

(二)自愿原则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愿原则主要体现为:①民事主体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参加民事活动以及如何参加民事活动,②民事主体应当以平等协商的方式从事民事活动,就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中止达成合意,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民事主体有权依其意愿自主做出决定,并对其自由表达的真实意愿负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

(三)公平原则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主要体现为:①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法律活动时,应当本着公平的理念公平合理地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并且正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兼顾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②司法机关在处理民事纠纷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公平合理。

(四)诚信原则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诚信原则可以简单的概述为:禁止欺诈、禁止权利滥用,民事活动过程中发生损害,民事主体双方均应及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失。

(五)合法原则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合法原则,即违反法律的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会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六)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既包括政治的公序也包括经济的公序,良俗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般道德和基本伦理要求,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七)绿色原则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原则是代际正义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倡导性原则的规定。

三、刑法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刑法定原则要求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由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制定,且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禁止有罪类推,禁止绝对的不定刑和绝对不定期刑。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