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2年甘孜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入口地址

2022年甘孜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入口地址

2022-02-25 20:55:1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2年甘孜公务员报名入口已经开启,本次四川省考考试时间为3月26日,报名时间为2月24-3月2日,报名网站为四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职位表等相关内容如下。

▼▼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汇总▼▼

2022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公告解读峰会

推荐>>四川公务员职位查询|专业学科分类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图书试题|历年考试题

  ——甘孜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月24日-3月2日8:00

  资格初审:2月24日-3月3日8:00

  网上缴费:3月4日8:00

  准考证打印:3月22日-3月25日

  笔试时间:2022年3月26日

  成绩查询:4月下旬

▼▼四川公务员职位|专业|报名大数据查询系统▼▼

2022四川公务员职位表

 ——考试及资格审查——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笔试、面试成绩分别占考试总成绩的60%、40%。

  (一)笔试

  1.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笔试试卷分为2类,分别适用于县乡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2.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3.笔试加分: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报考南江县公务员时,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及以上表彰的,在笔试各科成绩折合后加3分,受到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省级机关、市(州)机关表彰的,在笔试各科成绩折合后加2分;报考本市其他地区公务员时,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及以上表彰的,在笔试各科成绩折合后加1.5分,受到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省级机关、市(州)机关表彰的,在笔试各科成绩折合后加1分。

  在“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受到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川委〔2013〕255号)表彰的,报考本市公务员时,笔试各科成绩折后加1.5分。同时符合上述加分规定的,不累加,按zui高加分规定加分。

  符合上述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22年3月29日前(工作日内)将准考证复印件(注明本人联系电话)、报名信息表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立功受奖证书或表彰文件等)送交市委组织部公务员二科(地址:巴中市巴州区望王路西段185号市政中心11-20室)进行加分资格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加分资格。

  4.成绩查询:笔试各科成绩于2022年4月下旬在报名网站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应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陆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2022年5月9日前,考生可登陆“巴中党建网”查询本人笔试折合成绩和职位排名。

???????

四川公务员笔试题及解析

  ——甘孜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资料——

  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块,但其实渗透到了考试的方方面面。时政时事的热点积累有助于我们增加申论素材,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如何形成政府思维,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习惯运用官方表述方式,甚至在常识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当年的热点时事的考题,那么如何备考这部分知识呢?其实很简单,不用死记硬背,就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多多积累即可,四川华图每天都会更新全网zui新zui热的时政要闻,并附有热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大家可以Ctrl+D收藏本页供大家学习积累。

  【背景链接】

  近年来,因为某个网络事件导致个人信息被暴露甚至给个人造成比较大的生活困扰的事情时有发生。因为各类涉及个人隐私的家庭住址,工作信息,身份证号等内容被暴露,被称为社会性死亡。比如12月,成都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赵某某个人信息在网络流传,涉及其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引发网友热议。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将其信息泄露。目前,王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被依法行政处罚。

  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其中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我们每个人都享有隐私权,隐私是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谁都不能侵犯。一旦随意披露和侵犯,导致当事人受到网络暴力,加害人必须受到应有的惩处。

  【解读】

  [提出观点]

  泄露他人隐私,让受害者不仅频频被骚扰,还遭遇网络暴力,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泄露隐私的危害不容小觑,对受害者应及时抚慰,对泄露者则需依法惩处,以儆效尤。

  [原因分析]

  借助舆论的力量扩大影响以达到自己的合法诉求,本身没有问题。正是因为舆论围观的力量,才能让很多事件有机会进入公共空间讨论,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网民敢于爆料、勇于发声,一方面体现了公众维权意识的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互联网给了更多人表达诉求的可能。但是,频繁出现的爆料翻车和网络暴力一再提醒我们,舆论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网络围观没有问题,发表看法也无可厚非,拥有朴素的正义感更不该被苛责,但越过了道德和法律边界,利用舆论传播的便利在一旁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则是极为不可取的。转发扩散、声援“弱者”看似是维护正义,但在真相不明、事实不清的情况下,所有以伸张正义之名让无辜者蒙冤的言行,都无异于推了一把悬崖边上的人。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各类网络围观事件中,从舆论监督到舆论审判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一旦模糊了道德和法律的边界,很可能就会侵犯到他人合法权益,zui终受到法律的惩罚。作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的清朗,事关社会文明的进步,事关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对策分析]

  对爆料者来说,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表达合理诉求,但不能煽动舆论,以事实为依据,不夸大其词、不泄露隐私应是底线;对围观者来说,在进行道德评判之前,理性围观、谨慎发声尤为重要,不泄愤带节奏、不站队传谣言是前提。

  遏制隐私泄露,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强化法治意识,守住法治底线,全力保护好自身的隐私。同时,更需要法律“亮剑”,需要执法机关依法扞卫公民的合法权益。无论机构泄露的,还是平台、个人泄露的,只要触犯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为公民织密法律保护网,还要构筑反应迅速、处理及时的应对机制。比如,有关平台一旦发现受害者的隐私被泄露,应快速删除,尽zui大可能减少危害。

2022四川公务员预测试卷

(编辑:Nicj)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