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11:23:30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四川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优秀工人农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事业编制人员、退役军人中考试录用基层机关(单位)公务员(参公人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
本次四川定向公务员招录人数为835名,考试时间为3月26日,报名时间为2月24日-3月2日,报名网站为四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职位表等相关内容如下。
本次招录采用网络方式报名。报名时间为2022年2月24日至3月2日上午8:00,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http://rst.sc.gov.cn/)“人事考试”专栏。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公告汇总|公告解读峰会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职位查询|笔试礼包资料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历年考试题|农村农业知识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月24日-3月2日8:00
资格初审:2月24日-3月3日8:00
网上缴费:3月4日8:00
准考证打印:3月22日-3月25日
笔试时间:2022年3月26日
成绩查询:4月下旬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职位|专业|报名大数据查询系统▼▼
——体检、考察和公示——
(一)体检
各职位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体检人选。考试总成绩相同的,以笔试成绩高低确定名次;笔试成绩仍相同的,以《公共基础知识》成绩高低确定名次。
实际参加面试人数未达到1:3的职位,进入体检的人员,其考试总成绩不得低于本次公招达到开考比例的职位拟进入体检人员(不含递补体检人员)的zui低考试总成绩。
体检由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组织,在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项目和标准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招录机关或考生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的,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检要求。复检只进行1次,只复检对体检结论有影响的项目。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因体检不合格或本人放弃等出现的缺额,在报考同一职位进入面试人员中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
(二)考察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确定考察人选,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进行报考资格复审和考察。
报考资格复审主要核实报考者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确认其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考察工作按照《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中组发〔2021〕11号)等要求执行,突出政治标准,采取个别谈话、实地走访、严格审核人事档案(学籍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本人面谈等方式进行,主要了解考察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身心健康状况,与招考职位的匹配度等情况。对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一般应当深入到项目组织单位和服务单位,了解在基层的工作表现和干部群众的认可程度以及考核等情况;对于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一般应当到就读的高校和服役部队深入了解学习和服役期间的表现情况;对于报考工人农民职位的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甄别、准确认定其务工务农情况。
考察人选达不到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或者不符合报考职位要求的,不得确定为拟录用人员。考察不合格或自动放弃出现缺额,经市(州)党委组织部同意后,在报考同一职位进入面试的人员中,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递补人员经体检合格后进入考察。
(三)公示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在报名网站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招录机关名称、拟录用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专业、毕业院校(或工作单位)、任职时间、准考证号、考试总成绩、职位排名等信息,同时公布监督电话。举报者应以真实姓名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反映问题不影响录用的,办理录用手续;对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录用;对反映有严重问题,但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录用,待查实并作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录用。已公示的招录职位如出现缺额,不再递补。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基》备考资料——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另有秦腔、黄梅戏等剧种,本文简单介绍几个剧种情况,并附演练习题:1、京剧
有“国剧”之称,曾称“平剧”,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剧目例如《智取威虎山》、《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zui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对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组织的,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
2、越剧
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被称为是“流传zui广的地方剧种”。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zui广之地方剧种。
3、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性的剧目如《牛郎织女》《天仙配》等。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4、评剧
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的名称。其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著名演员有: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
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乎都有评剧院团。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称“唐山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 。《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小二黑结婚》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评剧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
5、豫剧
中国“八大剧种”之一,河南的主要剧种,在国内外影响仅次于京剧。其音乐丰富多彩,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著名演员有:崔兰田、马金风、常香玉、陈素真、阎立品、桑振君。
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发展,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出现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大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其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目前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有“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之称。
6、秦腔
源于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著名演员有:马友仙、窦凤琴,著名的作品有:《春秋笔》《紫霞宫》《和氏璧》《玉虎坠》。
7、黄梅戏
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其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黄新德、马兰,著名作品:《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试题演练
1、中国戏曲是汉族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这五大戏曲剧种包括()等。
A.黄梅戏
B.昆曲
C.越剧
D.粤剧
【答案】AC。解析: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故本题答案为AC。
2、“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
A.男角
B.女角
C.没有性别限制
【答案】A。解析: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3、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
B.浙江嵊县
C.浙江嘉兴
D.浙江杭州
【答案】B。解析: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仅次于京剧,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因其起源于浙江嵊县(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
4、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乐曲依次描绘了大战前的准备过程,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乐曲壮丽辉煌,把古战场上的战争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A.三国演义
B.淝水之战
C.牧野之战
D.楚汉之争
【答案】D。解析:十面埋伏,顾名思义,是四面八方广布伏兵的意思,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军事态势。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后人根据这一段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
5、中国戏曲是汉族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这五大戏曲剧种包括()等。
A.黄梅戏
B.昆曲
C.越剧
D.粤剧
【答案】AC。解析: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故本题答案为AC。
【方法总结】在文史常识的题目中,都是以记忆性为主,所以在授课时,建议授课老师多注重学员对知识点的记忆,可以结合一些例子帮助学员更好记忆。
(编辑:Libinu)
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