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2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什么时候出来

2022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什么时候出来

2022-02-18 19:04:0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2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什么时候出来?四川省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为3月26日,按照往年考试安排,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与四川省公务员招考同期,预计于2月下旬发布招考公告及岗位计划,报名于2月底开始,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职位表等相关内容如下。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历年公告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岗位计划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历年分数线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公告预约

  一、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招考对象(下文摘自以2021年公告原文)

  1.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职位招考对象:

  (1)截至2021年2月24日,连续担任四川省建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3年以上的现职人员。因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原书记(主任)职务调整为其他常职村(社区)干部或村临时党组织书记(工作委员会主任)的人员也可以报考。

  先后担任以上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同时担任两项职务的不重复计算。

  (2)截至2021年2月24日,任职已满2年、且考核等次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已退出贫困村”第一书记或纳入市(州)“三个一”帮扶力量管理的非贫困村第一书记。

  报考者只能选择任职地所属市(州)的相关职位。

  2.面向优秀工人农民职位招考对象:

  (1)优秀工人。截至2021年2月24日,在四川省境内各类企业、务工单位生产经营一线工作(含从一线选拔到管理岗位的人员),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在我省境内企业、务工单位工作至少满3年),实绩突出,近5年受到过乡镇(街道)及以上党政群机关或用工单位表彰、奖励(表扬)的人员。

  (2)优秀农民。截至2021年2月24日,在四川省农林牧渔等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5年以上(含农闲在外务工时间),实绩突出,近5年受到过乡镇(街道)及以上党政群机关或用工单位表彰、奖励(表扬)的人员。

  报考者可选择当前工作所在市(州)职位,也可选择户籍所在市(州)职位。

  3.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招考对象:

  (1)在四川参加“大学生村官”(限全省统筹选聘人员)“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项目人员中(以下统称“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工作表现好、无不良社会反映,2021年12月31日前服务期满两年、考核合格,未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录用为公务员或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未满三年服务期或已转为正式教师报考的特岗教师,须经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服务期内有被借调到县级及以上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读全日制研究生等情形的,借调(帮助工作)时间和就读时间不计入服务年限。

  (2)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2021年2月24日前退役且未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录用为公务员或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的四川省户籍或在四川服役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

  (3)艰苦边远县(市、区)事业编制人员和经组织选派在艰苦边远县(市、区)从事脱贫攻坚等相关工作1年以上的事业编制人员。

  艰苦边远县(市、区)事业编制人员,可选择本县(市、区)职位;经组织选派在艰苦边远县(市、区)从事脱贫攻坚等相关工作1年以上的事业编制人员,可选择编制所属艰苦边远县(市、区)职位,也可选择选派工作地所属艰苦边远县(市、区)职位。

  (4)2021年2月24日前退役、未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录用为公务员或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的退役军人。报考者可选择户籍地或服役地所属市(州)艰苦边远县(市、区)职位。

↓↓↓扫码查看历年分数线↓↓↓

  二、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笔试备考资料

   1.  在去年发表的这份报告中,研究者进行两项主要实验。第一项实验要求受试者将照片中的人区分为三类:可信赖、中性、不可信赖。研究者发现老年人与年轻人都可以成功地指认出可信赖与中性的人,但对于那些看来不可信赖的人,老年人对于种种可疑的线索却显得较不敏感,也更容易将其视为可信任与可亲近的。第二项实验则进一步要求受试者评估照片中人的可信度,并同时接受脑部的扫瞄。当年轻人看到某张不可信赖的照片时,其前脑岛区域出现明显的活动迹象,而脑中的这个部分一般认为就是所谓“直觉”的来源,可协助我们诠释他人的可信程度与评估社会情境中的潜在风险或利益。有趣的是,当某张不可信赖的照片呈现在眼前,相同的脑部区域在老年人身上却未见任何反应。

  根据文段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年人容易将不可信赖的人错判为中性和可信赖的人

  B.前脑岛区域是“直觉”的来源,是判断他人可信与否的重要依据

  C.两项实验的结果表明,老年人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都难以判断谁是好人

  D.当面对潜在风险的时候,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

  2.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下列对“东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

  D.“东突”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

  3.  已经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瓶装饮用水的“真实身份”了。在商业部制定的软饮料分类国家标准中,瓶装饮用水是作为“饮料”一类定义的,其中包括了“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现在几乎没人把它当作饮料。它并非像形形色色的碳酸饮料那样可以选择,在人们看来,它们是一个整体,是城市日常生活饮用水源的组成部分——可供选择的,无非是品牌。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对瓶装饮用水的定义需要修订

  B.市场上瓶装饮用水的品种太少

  C.各种品牌的瓶装饮用水差别甚微

  D.喝瓶装饮用水已是极其自然的事

  4.  目前,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沃森战胜了美国电视智力节目《危险边缘》的两名人类常胜将军,一时问,很多网友担心,电脑越来越像人了,将会超越人类智慧。从深蓝到沃森,人工智能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电脑会代替人脑吗?近几年,每次有电脑战胜人脑的事发生,都会有“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不久的将来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并zui终替代人类。

  作者对于“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的态度( )。

  A.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实现电脑模拟人脑。

  B.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

  C.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超越人类智慧。

  D.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类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宰者。

  5.  孩子大多是被学校忽视的艺术家,但这并不否定命题绘画的重要性。实际上,命题绘画与自由发挥是相辅相成的,前者训练的是孩子们的逻辑性和观察力,而后者培养的是他们的敏感性和平衡感。法国评论家安德烈·马尔罗曾说过:“孩子既是艺术家,又不是艺术家,因为此时的他们被自己的天赋所支配,而并非他们在支配天赋。”

  安德烈·马尔罗在此zui想表达的观点是( )。

  A.单凭天赋是不能成为艺术家的

  B.孩子的天赋可能大多被忽视了

  C.孩子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天赋

  D.学会支配天赋才能成为艺术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文中指出“老年人对于种种可疑的线索却显得较不敏感,也更容易将其视为可信任与可亲近的”,>A>项偷换概念,将“可信任和可亲近”偷换成“中性和可信赖”,故>A>项错误;文中只是提到“其前脑岛区域出现明显的活动迹象,而脑中的这个部分一般认为就是所谓‘直觉’的来源”,并没有说前脑岛区域是判断他人可信与否的重要依据,>B>项属于曲解文意,排除;文段中并没有从两项实验的结果得到>C>项所表达的结论,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因此,本题选>D>。

  2.答案: C

  解析:

  从提问可知该题为细节判断题。从第一句“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知“东突”分裂分子长期以来就一直存在,而不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C项表述错误。ABD均可在文中找到依据,都为正确表述。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构成总分结构,第一句“已经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瓶装饮用水的‘真实身份’了”是文段的关键句,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瓶装饮用水的“真实身份”展开论述,说明关于瓶装饮用水的定又是模糊的,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所以本题选A。文中并未提及瓶装饮用水的品牌差别以及普及状况等事情,B、C、D三项都属于无中生有,因此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态度理解题。

  文段中出现的都是“很多网友担心”、“‘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文段的这些观点都不是作者自己的。作者的态度在文段中并未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安德烈·马尔罗说孩子是艺术家,是因为他们具有天赋;而说他们不是艺术家,是因为他们还不会支配自己的天赋。因此,要成为艺术家,仅仅拥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支配天赋。所以D项正确。

  材料关键点在于会不会“支配”天赋,而不是“有没有”天赋,A项不符文意;B项不是马尔罗的观点;C项明显表述错误,“无法意识到”在材料中并未提到。

  故正确答案为D。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