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2上半年四川公务员公开招聘笔试科目考哪些?

2022上半年四川公务员公开招聘笔试科目考哪些?

2022-02-15 13:04:37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四川公务员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分为上下半年进行,2022上半年四川省考2月中下旬发布公告,参加全国公务员联考,3月26日笔试。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四川省直属事业单位招考相关内容,更多有关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四川省考时间,四川公务员报考等内容请关注四川华图教育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历年公告|考试时间|职位表

  推荐>>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报考指南|报名方式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图书|网课|课程推荐

四川省直属事业单位招考

  (一)四川公务员考试历年时间安排

年份 省考招聘 公告发布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上半年 公告原文 2月22日 2月4-3月2 3月27日
2020下半年 公告原文 10月28日 10月30-11月5 12月6日
2020上半年 公告原文 6月8日 6月11-17日 7月25日
2019下半年 公告原文 9月16日 09月18日-24日 11月9-10日
2019上半年 公告原文 3月20日 03月21日-27日 4月20日
2018下半年 公告原文 11月19日 11月21-27日 12月23日
2018上半年 公告原文 3月21日 3月22-28日 4月21日

  (二)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及招考对象

  招考对象:

  面向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

  定向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考的职位,除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外,以下两类人员也可报考:一是国家统一招生的2019、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二是2021年1月1日至7月31日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3.年龄条件:年龄在18—35周岁(1985年2月24日—2003年2月24日期间出生),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80年2月24日以后出生)。年龄计算时间截止到2021年2月24日(报名第一日);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国家公务员笔试考点诊断班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网站

  一、省辖市

 
地市 专用网站 报名网站
成都 http://cdpta.cdhrss.chengdu.gov.cn/netpage/index.do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郫县 http://cdpta.cdhrss.chengdu.gov.cn/netpage/index.do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温江 http://cdpta.cdhrss.chengdu.gov.cn/netpage/index.do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德阳 http://www.dykszx.com/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阿坝 http://www.abrsj.gov.cn/ksxx12/index.jhtml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眉山 http://www.msrsks.com.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遂宁 http://www.snswzzb.gov.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南充 http://rlzyshbzj.nanchong.gov.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绵阳 http://www.myrsks.com.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达州 http://www.dzrsks.com.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广安 http://rsj.guang-an.gov.cn/garsj/gwyzl1/list_bsdt.shtml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广元 http://gypta.e21cn.com/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巴中 http://www.bzswzzb.gov.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泸州 http://www.lzsrsks.com/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宜宾 http://ksbm.yibin.gov.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自贡 http://www.zgrsks.com.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内江 http://www.njpta.org.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资阳 http://srsj.ziyang.gov.cn/zyks/index.html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凉山 http://rsj.lsz.gov.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攀枝花 http://www.pxrc.com.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乐山 http://www.lspta.com.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雅安 http://www.yarsks.com.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甘孜 http://rsks.gzz.gov.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二、省直单位

单位名称 工作专用网站 报名网站
省高级人民法院 http://scfy.chinacourt.gov.cn/index.shtml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省人民检察院 http://www.sc.jcy.gov.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省监狱系统 http://jyglj.sc.gov.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四川警察学院 http://www.scpolicec.edu.cn/ http://202.61.89.231/entrylists

  (四)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资料

  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文章写作向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题目,也成为了很多考生晋级路上的拦路虎。在传统作文论证中,举例子是各位考生常用论证方式之一。此方法虽然基本、常见,但在使用中考生们依旧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举例书写字数太少,往往只有十几个字,无法支撑一篇长文章的论证;多个例子论述时案例之间的衔接过渡不够流畅;举例论证与论述主题之间缺少分析过程,导致案例与文章论述脱节等。今天,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就来具体讲解一下案例该如何应用于作文论证中。

  一、理思路:如何展开论述一个案例

  在案例详写时,我们所选取的例子一般不用太多,一到两个即可,但要足够典型,zui好有完整的前因后果,且案例要耳熟能详。当然在这里需要各位考生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的例子是古代人物事迹,且流传度非常之广,我们也不建议做过多展开描述。如“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在试卷中过度展开,完整还原整个故事,就显得没有必要了,有凑字数之嫌。

  接下来,在案例论述时,为了能让案例与上下文衔接在一起,我们往往在案例论述之前,需要进行一个简短的过渡分析,核心来说就是对论证的主题词或分论点的核心词汇进行一个解释、评价等,可以通过名言警句的引用,原因影响的分析,将要论证的词汇与后面的例子联系在一起。此外,在整个案例描述结束后,我们也可以再用一到两句话对案例进行评价、分析,点明现象反映出的本质,对整个论述进行一个总结。

  zui后,展开一个案例论述,就需要说明整个案例的前因后果,对案例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这里我们可以采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做过什么+zui后的结果+大家的评价+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思路,将整个例子扩充完整。至于案例的积累,我们平时可以依托一些专业媒体、纪录片、颁奖礼等进行积累。

  二、举例子:通过热点人物写一段分论点

  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我们选取一位热点人物——黄文秀,将她的生平事迹与我们申论作文结合,一起来看看如何完成一个典型案例的论证。

  提到黄文秀,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总书记对她的评价:

  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外,黄文秀荣获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奖。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组委会也对她做出了评价:“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zui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zui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在有了上述积累后,我们就可以用她的人物事迹去论述我们的作文。例如,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个基层干部的担当意识,就可以如下去写:

  首先,先用名言、影响等过渡解释分析一下“担当”这个词。

  如:古语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是基层干部的底色,是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是牢固树立的“民为本”思想,以国之发展、民之福祉为己任。

  其次,在引出“担当”一词后,我们就可以对黄文秀的相关生平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第一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再次,我们需要将黄文秀的生平与我们要论述的“担当”一词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用专业观点做出评价,进行结尾。

  如:在黄文秀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基层干部以身许国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成为了黄文秀毕生的追求。正如《感动中国》写给黄文秀的颁奖词一样,“百色的大山,你是zui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黄文秀用基层干部之担当成就了这个时代zui美的韶华。

  zui后整段论述写完,一个完整的分论点段就能够有理有据的说清楚了。

  担难事,就是以担当不负时代韶华。古语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是基层干部的底色,是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是牢固树立的“民为本”思想,以国之发展、民之福祉为己任。第一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在黄文秀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基层干部以身许国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成为了黄文秀毕生的追求。正如《感动中国》写给黄文秀的颁奖词一样,“百色的大山,你是zui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黄文秀用基层干部之担当成就了这个时代zui美的韶华。

  通过对详写案例方法的学习,我们可以先由模仿入手,一方面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案例,另一方面多看一些评论型的文章,从模仿开始进而改善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打通自己作文的任督二脉,勤加练习,文章写作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行测》备考资料

  行文脉络,即文章的写作思路,是言语这一模块中处理中心概括题非常重要的技巧。一般来说,大家会学习到五种行文: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总”即文段的主旨。所以,掌握行文脉络可以帮助考生宏观上把控文段、找到文段的“总”,从而快速解题。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特殊的行文,主要涉及到“时间”这个核心。

  古为今用:作者一般会先介绍过去的情况,再描述现在的情况:“过去”和“现在”形成对比,或者,“过去”的情况不太好,“现在”的发展有改善。所以考生需注意,这里的“过去”是为了引出“现在”,所以重点是“现在”,即古为今用。

  【例】过去,不少干部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惯性思维,认为追赶发展阶段“环境代价还是得付”;生态环保与修复各唱各调,谋全局不足,缺乏整体推进。如今,“不搞大开发”“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共抓大保护”“生态优先”成为共识,沿江各省市“去污还绿”“拒黑植绿”。环境保护联防联控、生态修复加强合作、环境犯罪联合执法……为搞好长江大保护,沿江省市逐步摒弃各自为战,在“共”字上做好文章。

  上述文字主要说的是:

  A.长江沿岸省市转变理念,形成合力治理生态

  B.沿江地区共同治理长江,成效令人瞩目

  C.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稳步推进

  D.大干快上,追求规模速度的发展模式已然走到尽头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列举了“过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错误做法。之后与之形成对照,列举“如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好做法。zui后一句话是对前面好做法的总结,强调“为搞好长江大保护,沿江省市逐步摒弃各自为战,在‘共’字上做好文章”。文段为“分—总”结构,zui后一句是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二、古今并列:这种行文中,作者也是分别介绍了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但是“过去”和“现在”没有形成对比,而是两者的情况相近,即古今并列。所以考生需要全面概括,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共性。

  三、从古至今:作者介绍了事物在多个时间节点的发展情况,多时间节点形成并列。此脉络构成了一个时间轴,即从古至今。所以此时也需要全面概括。

  【例】两汉时,监察官大多由地方官察举推荐入选。为了保证御史不受牵制地行使弹劾权,隋唐时期改变了北魏以来由御史台长官选任御史的制度,而由吏部选任,但是唐代的吏部选拔实际上由宰相控制。到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而地方监察官则实行“台官自选制”,由中央监察官直接任命,监察权摆脱了相权的控制。为防止裙带关系,还会有一些关于任职资格的限制,实行回避,比如魏晋南北朝时规定大士族不得担任御史中丞,宋代规定凡经宰相荐举为官者或宰相的亲戚故旧,均不得为御史,明代规定巡回监察官应当回避原籍,或曾任官、寓居处所等地。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我国古代监察官的选任程序

  B.历代监察官与其他官职的区别

  C.历代监察官制度的沿袭与变革

  D.监察官任职回避制度的历史由来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提出了我国两汉时期是如何选任监察官的,后面分别论述了隋唐、宋代是如何选任的,并且在后来的朝代中还演化出了监察官任职的回避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文段是并列关系,重点介绍了我国监察官的选任程序和制度。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编辑:wena)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