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凉山面试成绩通知吗

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凉山面试成绩通知吗

2022-01-25 11:32:0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1下半年四川凉山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名单公布时间,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于12月19日举行,笔试成绩于2022年1月18日在四川人事考试网公布,笔试排名与分数线于2022年1月30日前在凉山人事考试网发布,如下为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https://sc.huatu.com/gwy/)为大家整理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笔试排名、面试资格复审、分数线等相关内容,详情阅读下文。

【成绩查询】四川省考成绩查询入口

【笔试排名】四川省考晒分查排名

【面试礼包】四川省考面试礼包仅需0.1元

【入面分数线】四川省考历年分数线查询 

四川省考成绩查询入口

  四川公务员笔试各科成绩于2022年1月18日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发布。加分、笔试成绩折合和职位排名于2022年1月30日前,在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人事考试网”专栏上公布(网址:http://rsks.gzz.gov.cn)。

  所有参考人员均进行心理素质测试。测试结果与笔试成绩同时公布。心理素质测试未达合格标准的,不进入下一步考录程序。

  中共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根据考生折合后的笔试成绩按录用名额的3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zui后一名成绩相同的,可一并进入资格审查,笔试有违纪、缺考科目者不得进入资格审查)。

  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应携带以下材料:

  1.《2021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报考信息表》1份。

  2.准考证1份。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毕业证、学位证(明确了学位要求的职位)原件及复印件1份。

  5.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

  6.近期免冠证件照1张(两寸,底色不限)。

  7.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www.chsi.com.cn)打印学历在线验证报告(须有二维码)1份。

  此外,特殊报考对象须具备以下手续:

  1.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出具本人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学业证明,内容包括本人在读院系、学历层次、专业、毕业时间等(证明需写清楚毕业时间和专业名称)。

  2.已就业的企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参加本次招考的,须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单位、主管部门及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出具同意其报考的手续。

  3.公安机关、监狱劳教系统、国家安全部门、机要部门的人员(非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须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出具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报考的手续。

  4.国(境)外留学归来人员报考的,应出具教育部相关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考生可登陆中国留学网(http://www.cscse.edu.cn),按有关要求和程序办理。

  5.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特殊规定。

  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公务员面试热点及试题资料,一起来看!

四川省考笔试成绩排名查询

  热点背景

  总书记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伴随技术进步,人脸识别正深度融入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安全保障等领域。此外,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创新创业的风口。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超过1万家人脸识别相关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注册量达1161家,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事实上,健全规则的努力、整治乱象的行动一直在路上。2019年底,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已全面启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在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民法典等法律中,均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把个人生物特征列入敏感个人信息,拟确立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一系列规则。各地也积极作出尝试和探索。比如,《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出,物业服务人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多管齐下、精细治理,及时堵住滥用漏洞,就能有效规避安全风险,让人脸识别技术更好造福社会。

  模拟试题

  购物时“刷脸”支付,乘火车时“刷脸”进站,使用智能终端时“刷脸”解锁……如今,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但人脸识别也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明观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在此背景下,人脸识别也应运而生,它确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须加强监管,及时封堵个人信息泄露等漏洞。

  2、分析其积极意义

  (1)方便、快捷提高办事效率:例如,“刷脸政务”广泛应用,节约了办事时间;一些地方启用电子警察执法,通过“刷脸”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利用人脸识别,对机场和商场等人流密集处进行监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脸识别+测温”设备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体温检测效率。

  (2)符合国家潮流、促进经济发展:总书记强调指出“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为人脸识别技术筑起可靠防线,让新技术、新应用更安全落地,才能让群众更安心地享受技术红利。

  3、指出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危害:

  (1)信息泄露: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会导致信息的共用共享,从而会导致群众的信息泄露;

  (2)安全隐患:对于人脸识别安全风险的担忧,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场景下信息收集、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与不确定性,会增添安全隐患,例如盗刷。

  原因:

  (1)缺乏维权意识;

  (2)缺乏监管;

  (3)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4.谈对策

  (1)增强群众的信息安全意识:在进行信息登记的时候不点击违法链接,对于各个平台要加强核实,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加强维权意识;

  (2)增强平台责任意识:平台要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群众的信息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加密,增强对于信息的维护,确保群众信息不外传、不泄露;

  (3)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人脸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交易权等。及时建立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标准规范和监管规则,让全社会更加严谨地采集、使用、存储人脸数据,才能切实保障个人权益,也才能推动相关行业良性发展。

(编辑:wena)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