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内江面试完了多长时间通知体检

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内江面试完了多长时间通知体检

2022-01-24 19:18:14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1下半年四川内江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怎么审查,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于12月19日举行,笔试成绩于2022年1月18日在四川人事考试网公布,笔试排名与分数线于2022年1月30日前在内江人事考试网发布,如下为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https://sc.huatu.com/gwy/)为大家整理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笔试排名、面试资格复审、分数线等相关内容,详情阅读下文。

【成绩查询】四川省考成绩查询入口

【笔试排名】四川省考晒分查排名

【面试礼包】四川省考面试礼包仅需0.1元

【入面分数线】四川省考历年分数线查询 

四川省考成绩查询入口

  四川公务员笔试各科成绩于2022年1月18日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发布。加分、笔试成绩折合和职位排名于2022年1月30日前,在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人事考试网”专栏上公布(网址:http://rsks.gzz.gov.cn)。

  所有参考人员均进行心理素质测试。测试结果与笔试成绩同时公布。心理素质测试未达合格标准的,不进入下一步考录程序。

  中共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根据考生折合后的笔试成绩按录用名额的3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zui后一名成绩相同的,可一并进入资格审查,笔试有违纪、缺考科目者不得进入资格审查)。

  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应携带以下材料:

  1.《2021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报考信息表》1份。

  2.准考证1份。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毕业证、学位证(明确了学位要求的职位)原件及复印件1份。

  5.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

  6.近期免冠证件照1张(两寸,底色不限)。

  7.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www.chsi.com.cn)打印学历在线验证报告(须有二维码)1份。

  此外,特殊报考对象须具备以下手续:

  1.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出具本人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学业证明,内容包括本人在读院系、学历层次、专业、毕业时间等(证明需写清楚毕业时间和专业名称)。

  2.已就业的企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参加本次招考的,须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单位、主管部门及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出具同意其报考的手续。

  3.公安机关、监狱劳教系统、国家安全部门、机要部门的人员(非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须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出具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报考的手续。

  4.国(境)外留学归来人员报考的,应出具教育部相关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考生可登陆中国留学网(http://www.cscse.edu.cn),按有关要求和程序办理。

  5.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特殊规定。

  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公务员面试热点及试题资料,一起来看!

四川省考笔试成绩排名查询

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网络生态建设不止要“守住红线”

  热点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与数据之外,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近几年,随着我们对于网络生态治理力度的不断增强,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自媒体乱象还是屡禁不绝,存在着大量的“标题党”,博眼球,逐流量,传播谣言,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人利用自媒体平台敲诈勒索,侵害企业和个人的正常权益,违反了法律底线。国家网信办日前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今年2月22日起施行。专家表示,《规定》旨在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的依法监管,促进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我们不止要“守住红线,更需要发动智慧,促进网络环境健康良好。

  模拟试题

  国家网信办日前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强调要加强互联网用户公共账号的依法监督,促进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分析政策出台的目的及意义。

  网络信息在社会舆论生成和传播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但由于内容生产和账号运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发布虚假讯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网络乱象对于我们网络安全和社会安定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此次《规定》的出台也是为了有效防控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网络大环境治理带来很明显的成效。

  (1)禁止歪曲事实真相,避免误导社会公众;

  网络不实言论都是把握住了大众的猎奇心理,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广,如果不能及时遏制,不良的影响将会波及到很广的范围。而后续介入调查之后,又会出现舆情反转频繁上演的情况,易导致公众对媒介环境产生不信任,从而侵蚀整个社会信任体系。《规定》的出台以强有力的手段对于各种谣言的出现和传播论向实现有效管控。

  (2)禁止账号主体生成虚假流量数据行为,帮助消费者有效规避风险;

  在现代网络大环境之中,“流量”成为带动经济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数据造假也随之产生,成为亟待治理的重大乱象,数据造假主要借助花钱买粉、雇水军等手段,故意刷单主观夸大销售量,营造人气爆棚的虚假繁荣现象。引导消费者盲目消费,甚至假冒伪劣的三无产品或名不副实的服务,致使权益受到损害。《规定》明确指出对于此类问题的管控,及时肃清市场乱象,帮助消费者看清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权益受损的问题。

  (3)鼓励健康、可持续的正向行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加大对于网络上优质健康的内容的支持与转载,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

  《规定》能够切实为解决自媒体平台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乱象,但是网络空间是一个大环境,无论是监管还是治理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规定》的推广和落实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达成一致,才能在治理网络环境上卓有成效。

  3.提出解决对策。

  (1)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可以通过官方平台和网站以及系列学习活动,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引导大众提高对于《规定》的知晓度,重视对于良好网络环境的构建。

  (2)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对于《规定》中各项细则的落实,对于网络大V的新媒体公众平台加强审核与监管,保证传播的文字内容都是健康良好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优质内容。

  (3)加强从探索合理的内容分类生产制度、提高内容生产发布门槛、强化信息内容原创保护、推动正能量内容生产扶持等4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推进优质信息内容生产供给。

  (4)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需履行监督和管理义务,平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感,自觉自查自纠,对于不良信息与内容及时检查肃清,实现网络环境的风清气正。

  

(编辑:wena)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