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德阳面试时间出了吗

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德阳面试时间出了吗

2022-01-24 19:18:00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1下半年四川德阳公务员考试什么时候进行资格复审,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于12月19日举行,笔试成绩于2022年1月18日在四川人事考试网公布,笔试排名与分数线于2022年1月30日前在德阳人事考试网发布,如下为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https://sc.huatu.com/gwy/)为大家整理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笔试排名、面试资格复审、分数线等相关内容,详情阅读下文。

【成绩查询】四川省考成绩查询入口

【笔试排名】四川省考晒分查排名

【面试礼包】四川省考面试礼包仅需0.1元

【入面分数线】四川省考历年分数线查询 

四川省考成绩查询入口


 

  四川公务员面试形式一共有三种: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情景模拟面试。四川公务员面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的形式。

  1、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是由多个有代表性的考官组成一个考官小组,按规定的程序,对报考同一职位的应试者,用同一套考题提问,相同原则追问。这些考题事先确定了标准,采用规范的统计方法记分。

  一般由7至9名考官组成,其中一名为主考官。一般有两名监督员参与整个面试过程。另外还有记分员,监考人员,计时人员等。

  2、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这种形式公务员考试较少出现,一般会在需要沟通能力较强的岗位或者部门面试中才会出现。在企业面试中出现概率较高,如银行及一些外企。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由几名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的工作小组,讨论已给定的问题,从而做出相关的决策。因为这个小组是临时组建起来的,所以中间没有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zui主要看谁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小组无形的领导者。

  考察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洞察力、说服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神态、体态、语速和手势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以及诚信度、进取心、责任心、灵活性、自信心等个性特点和行为。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要求应试者自由讨论,且考官一般会与应试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考场一般采用圆形桌。

  3、情景模拟面试

  情景模拟面试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应试者在模拟的情景中表现自己的才干,由考官在旁边观察,并根据测评要素进行评价的一种面试类型。这种方法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即席演讲、公文处理测验、管理游戏和角色扮演等。

  在公务员面试中较少应用该形式。

  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公务员面试热点及试题资料,一起来看!

四川省考笔试成绩排名查询

  每一位备考面试的考生都希望在面试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答题的时候总在想应该具有一些个人特色,就带您梳理如何从思维角度构建属于自身的答题独特风格。

  面试题目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递交流思想的载体是语言,而语言承载的是对于面试题目的思考,对于面试题目的不同了解构筑了对于面试题目的不同的回答。思维框架也就决定了能够表述怎样的回答,所以在这里传递给大家一部分能够搭建属于自身思维框架的方法——话题切割法

  一、什么是话题切割法

  话题切割法的意思就是把大话题逐渐切割成自己擅长的很小的话题,由这个小话题进行延伸,融入你自己的经历或者举一些事例进行论证,zui后结尾再进行强调你的观点。

  题目示例:黑龙江哈尔滨市一名老人因无法扫描健康码而乘公交受阻的新闻引发关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在疫情期间处处不便,简直寸步难行。对此,你怎么看?

  那么就可以将这个话题进行分割,这也是思考的时候应该注意如何去论证的点:

  (1)这样数量庞大的群体,不该被排除在数字化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之外;(核心观点)

  (2)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增长的重要动力;(观点1)

  (3)疫情也倒逼民众适应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生活方式;(观点2)

  (4)大约5亿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数字化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观点3)

  二、话题切割如何论证

  1.话题论证

  对于这个题目而言,我切割成了一个核心观点和其他的三个观点,但是在逻辑的角度而言其他的观点也是属于核心观点的论证,接下来需要把这三个观点论述清楚。

  核心观点阐述示范

  疫情期间扫描健康码出行对于我们而言是习以为常的事件,但是也出现了部分群体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在疫情期间处处不便,这样的群体,不该被排除在数字化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之外。。

  观点1阐述示范

  在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增长的重要动力(观点1),现代信息技术迭代加速和“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催生了政府公共服务向“数字化”转型。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各种数字化公共服务建设,比如浙江省的“zui多跑一次”改革,贵州省的“云上贵州”建设,广东省的“数字政府”改革等等(事例的论证)。数字化的转型也是大势所趋(回到观点1)。

  观点2阐述示范

  我觉得疫情也在倒逼民众适应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生活方式(观点2),我在疫情期间也是每天利用互联网了解疫情消息,进行各种“无接触式”在线活动:购物、看病、买票、咨询、培训、上课等(自身的经历论证)。所以说,疫情期间数字化技术对于社会各个主体均已成了一种重要的生存需求(回扣观点2)。

  2.再次切割话题

  有的时候,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急匆匆拆分的话题可能考虑的并不是很完善,回答到的时候就发现这个话题好像有点大,没关系的,还是一样的道理,继续拆。

  观点3阐述示范

  疫情期间不会使用健康码寸步难行,这只是一个缩影,说明我国政府数字化公共服务在发展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均衡性(相当于这一个话题的核心观点,也是大核心观点的分论点),会体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第一,加剧发展不平衡性(细分观点)。不同地区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巨大发展差异,数字化公共服务建设可能会拉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道理论证),进一步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回扣细分观点)。

  第二,强化社会不公平感(细分观点)。这种不均衡强化了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间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对比度,此外,实际上会加剧弱势群体数字劣势,比如12306加剧了农民工春运返乡难,导致其在信息获取、身份认同、权益维护等方面形成差异(道理+事例论证)。致使弱势群体陷入数字贫困”之中(回扣细分观点)。

  第三,诱发“信息孤岛”问题(细分观点)。由于电子政务主体的自身信息产量以及信息技术的差异性,必然会得到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因此会出现不同政府部门信息来源独立、平台排斥、信息难关联、现象,致使不同层级、不同序列的政府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数字化协同而陷入“信息孤岛”(论证+回扣论点)。

  3.适当取舍

  其实这样继续又细分了三个论点之后,能够把问题说的更加的清楚,建议这个时候可以做一个取舍。

  ①时间充裕:阐述+论证+回扣细分论点;

  ②时间紧张:直接论证+回扣细分论点;

  ③时间不足:简单阐述细分论点。

  4.回扣核心话题

  接下来就是回扣核心话题,在这个题目中我们说到是不能抛弃被数字化时代落下的那些人,也就是说既要推行数字化,也要保证公平性。而我们细分的观点中也详细的论述了数字化的必要性,以及数字化不公平会造成的影响,那么回扣核心话题就需要我们解决面前的阻碍,也就是如何保证数字化服务的平衡。

  一般的对策而言也都是几个方面,按照主体分:政府、社会、媒体、群众等;按照手段分:教育、引导、宣传、改革、保障、监督等;归根到底的区别无非在于题目里怎么更有针对性。

  5.总结

  话题切割法的核心,就在于不断的细化,只要坚持练习具体化思维一段时间,日常表达基本上没多大问题,但是如果要精进充实自己或者成为行家,还是得好好培养结构化思维。zui后,祝各位考生面试顺利!

(编辑:wena)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