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11:25:06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甘肃省军队文职报名人数统计(12月8日17时)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如有疑问请加【军队文职考试交流群】,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甘肃省军队文职报名人数统计由军队人才网发布,四川华图整理汇总,截止12月8日17时,官网统计显示甘肃省军队文职报名人数为5970人,无人报考岗位数为100个。
截至12月8日17时,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共546363人次,通过网上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182464人,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114104名,用人单位正在进行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105424人。有人报考的岗位15656个、占61.3%,平均报招考比为11.7:1,最高报招考比为997:1。
>>2022年军队文职招考公告
>>2022年军队文职岗位查询
>>2022年军队文职报名入口
2022军队文职考试报名时间为12月5日-12月9日18:00,报名官网为军队人才网,报名资格审核在12月11日18:00截止,缴费截止时间为12月12日18:00。本次军队文职共招录25616人,考试时间为1月9日。
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通过军队人才网报名系统对报考人员填报的信息进行初审,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一般2天左右反馈初审结果。申请报名资格条件初审以及通过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报名时间内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9日18:00至11日18:00期间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不能改报其他岗位,通过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即可缴纳报名费和选择考试城市。
【22军队文职报名人口】
一、军队文职网上报名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23.如何进行资格条件初审?
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通过军队人才网报名系统对报考人员填报的信息进行初审,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一般2天左右反馈初审结果。
24.如何选择全军统一考试地点?
报考人员可在缴费时从系统提供的城市中选择考试地点(如考试城市已满最大承考人数,则只能选择其他考试城市),准考证上将予以标明。
【军队文职岗位表下载】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盛世背景:由于之前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战争结束后,人少地多,人心思安。同时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便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具体措施:在政治方面:唐太宗重用人才,虚怀纳谏,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唐太宗在位23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5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在律法方面: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在外交方面: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外国人在中国就像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利,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从政当官。
长远意义: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相关推荐——
招考信息--2022军队文职公告|职位查询|报名入口
华图在线APP--全年模考|30W+题库|申论智能批改|看视频 刷考题
(编辑:Libinu)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