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8 17:02:04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报名进行中,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8:00,考试时间为11月20日-21日,四川省考报名流程为:选择岗位-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报名-资格审核-报名缴费-报名信息确认。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相关内容如下。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报名入口
二、四川公务员报名流程
本次考试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网络报名时间为 2021年10月14日至10月20日上午8:00,报考人员登录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进行网络报名、上传照片。
报名及资格初审按以下程序进行:
1.选择职位。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2.填报信息。报考人员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真实、准确填写《2021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报名信息表》的各项内容,同时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在报名信息表上传照片处下载)进行照片处理,并按网络提示上传照片。
3.查询资格初审结果。报考人员请于2021年10月14日至10月21日上午8: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合格者,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并按网络提示打印《2021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报名信息表》两份,供面试资格审查时使用。
4.确认缴费。经初审合格且照片质量合格的报考人员,须于2021年10月14日至10月22日上午8:00前登录到报名网站进行确认缴费(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发布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7〕472号)规定,笔试考务费每人每科50元。网络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确认缴费的具体程序按网络提示进行。
5.职位调整。笔试报名缴费人数与职位录用名额之比不得低于5:1。在报名缴费工作结束后,对达不到开考比例的职位,调减或取消该职位录用计划。职位调整有关情况于11月2日前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上公告。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
综合分析在申论考试当中多有出现,基本每年都有,甚至有些试卷中一套试卷中会有两个题目,可见考察频率较高,且难度系数较大,今天四川华图就针对一道综合分析题目的解析,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综合分析题目的答题流程和方法。
下面我们以一道题目为例进行讲解。
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恐闹症”的理解。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3)不超过350字。
所有的申论小题型的答题方法都是审题——找点——加工——书写,我们一步一步来进行解答。
第一步:审题
1、通过审题干,作答对象是对“恐闹症”一个现象的理解,为综合分析题型。因此,要按照提出观点--分析观点--总结观点的逻辑进行书写。
2、明确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4”;
3、通过审要求,“紧扣资料,内容全面”指的是要点要从材料里找,而且必须找全要点才能够赢分,“观点正确”指的是要有明确的观点;“条理清楚”要求做到总分总的结构,zui后不超过350字,控制好字数。
第二步:找点
给定资料一共有11个自然段,【备注:中括号中为材料原文】
第一段:【4.个别群众不顾法律和政策,遇事就闹,甚至催生出专业的“闹事团队”……时常有基层干部自嘲,说他们患了“恐闹症”。然而,也有群众表示,有些“闹”是出于无奈,正规渠道走不通,不闹问题就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这个看似死结的难题,折射出当下基层治理的软肋。】
分析:通过“折射出”这样的词汇能够得到原因:正规渠道走不通,不闹问题就得不到重视和解决,折射出当下基层治理的软肋。
第二三段:【一位乡镇干部说,他们镇上有一位妇女,十几年前丈夫出车祸去世。因对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不满,她一直上访反映问题。后来,有关部门修正了原来的处理结果,依法给予其赔偿。至此,事情已得到解决,但她仍不断到镇政府闹事,要求政府为其子安排工作。
“她经常在镇政府院子里连喊带骂,有时还躺在地上打滚,影响很不好。不得已,我们只能为她儿子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这位乡镇干部坦言,因为上级机关对基层稳定工作有硬性考核,一旦出现越级上访就会被“一票否决”,他们这样做“也属无奈”。】
分析:通过“因为”这样的词汇,再次获得原因:有些群众纯属无理取闹,基层干部迫于考核压力,处理时违反原则、区别对待。
第四段:【个别群众正是抓住了基层怕出事、怕事情闹大的心理,将“闹”作为争取利益的工具。因闹事可能尝到甜头,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专业化的“闹事团队”。据媒体报道,2017年,河南南阳警方抓获了一个专业“医闹团伙”。该团伙在南阳多地主动介入纠纷、暴力讨债、充当“医闹”,为攫取非法经济利益,甚至聚众冲击党委政府,围攻公安机关,殴打执法人员。】
分析:得到了具体解释——基层怕出事、怕事情闹大的心理,
第五-八段:【也有群众反映,有时候闹也是无奈之举。少数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冷作为,漠视群众利益,老百姓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只能用“闹”来引起重视。
G市某小区和另一片居民区交界处有一小块空地,一段时间以来,经常有人在空地上打陀螺,附近居民不堪其扰。“国家对居民住宅区噪音分贝数有明确规定,小区业主测得的噪音分贝数远远超标。我们小区都是30多层的高层住宅,挥鞭声特别刺耳,窗子都不敢开。”小区业主李宏说。
李宏和一些业主不断向区委书记、区长信箱及G市城管“百姓拍”APP、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城管部门的文字和电话回复均为:一是取缔缺乏有效法律依据支撑;二是打陀螺者均为老年人,劝解时情绪激动,担心出现危险。协商的结果是“晚上9点之前可以打”。
正规渠道投诉了3个多月都解决不了问题,几十名小区业主在2017年2月和打陀螺者发生了正面冲突,zui终经过派出所、居委会等出面协商,噪音扰民问题才得到解决。“我们都是想通过正规渠道解决的,也尝试了很久。但zui终发现,闹才能解决问题。”李宏无奈表示。】
分析:通过第五段的内容可以获得原因:确有少数基层干部漠视群众利益,老百姓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只能用“闹”来引起重视。6-8段主要为一些案例,来论证原因,解释说明的作用。
第九段:【一些无理取闹的非法行为被一再姑息纵容,提供了坏的示范效应。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梅志罡说,如今,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越来越健全,但过去一段时期形成的“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流行病”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有的地方对稳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少数干部在面对棘手问题时更倾向于“灭火”,助长了遇事先闹的歪风。】
分析:通过“助长了”这样的词汇,可以看出原因:一些无理取闹的非法行为被一再姑息纵容,提供了坏的示范效应,助长了遇事先闹的歪风。
第十,十一段:【国家行政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竹立家说,破解“不闹没人理睬,不闹石沉大海;闹就有领导重视,闹就有额外收益”的社会治理困局,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冷作为的基层领导干部的问责力度,疏通群众问题反映、处置渠道;另一方面,需要强化“依法处置”刚性约束。
“应当明晰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完善基层考核制度,如遇因干部不作为而引发的群众不满,应对涉事干部严肃问责,但对诉求不合理不合法、违法违规闹事者,则要敢于‘亮剑’,改善其违法成本,追究闹事者的法律责任,避免形成示范效应。”陕西延安一位有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干部建议。】
分析:通过“需要”“应”这样的词汇可以得到的是对策:1、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冷作为的基层领导干部的问责力度,疏通群众问题反映、处置渠道;强化依法处置。2、要明晰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完善基层考核制度,同时,对违法违规闹事者,改善其违法成本,要追究其法律责任,避免形成示范效应。
第三步:加工
根据材料的内容,解释,分析,对策三个问题都给出来了,所以只需要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这样的顺序进行罗列就可以了。
解释:基层怕出事、怕事情闹大的心理,在面对棘手问题时更倾向于“灭火”
分析:原因1:有些群众纯属无理取闹,基层干部迫于考核压力,处理时违反原则、区别对待,以“暂时平复”作为处理问题的目标,从而对群众产生了坏的示范效应,助长了遇事先闹的歪风。原因2:确有少数基层干部漠视群众利益,老百姓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只能用“闹”来引起重视,折射出当下基层治理的软肋。
对策:1、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冷作为的基层领导干部的问责力度,疏通群众问题反映、处置渠道;强化依法处置。2、要明晰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完善基层考核制度,同时,对违法违规闹事者,改善其违法成本,要追究其法律责任,避免形成示范效应。
参考答案
“恐闹症”是指基层干部迫于硬性考核压力怕出事、怕事情闹大,在面对棘手问题时更倾向于“灭火”的心理。
一方面,有些群众纯属无理取闹,基层干部迫于考核压力,处理时违反原则、区别对待,以“暂时平复”作为处理问题的目标,从而对群众产生了坏的示范效应,助长了遇事先闹的歪风。另一方面,确有少数基层干部漠视群众利益,老百姓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只能用“闹”来引起重视,折射出当下基层治理的软肋。
要根治“恐闹症”,首先要明晰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完善基层考核制度,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冷作为的基层领导干部的问责力度,疏通群众问题反映、处置渠道;同时,对违法违规闹事者,改善其违法成本,要追究其法律责任,避免形成示范效应。
(编辑:Libinu)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