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多长时间通过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多长时间通过

2021-10-18 17:01:10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报名进行中,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8:00,考试时间为11月20日-21日,四川省考报名流程为:选择岗位-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报名-资格审核-报名缴费-报名信息确认。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相关内容如下。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报名入口

推荐>>四川公务员报名人数|报名模拟系统

推荐>>四川公务员职位查询|专业学科分类

公务员录用系统

  二、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

  普通岗: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2.年龄在18—35周岁(1985年10月14日至2003年10月14日期间出生),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80年10月14日以后出生)。年龄计算时间截止到2021年10月14日(本次公招报名第一日);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公安系统: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2.年龄在18—30周岁(1990年10月14日至2003年10月14日期间出生)。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即1985年10月14日后出生)。年龄计算时间截止到2021年10月14日(本次公招报名第一日);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

  众所周知,在公务员考试申论中归纳概括题是考查的关键点,可以说是一个必考题目。因此大家要想考上理想岗位,考到更高分数,就必须掌握归纳概括题。但是,在备考中,大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作答归纳概括题时,要点能够找到,可是分条书写答案时却发现不能很好的优化答案,导致zui终分数不高,今天,四川华图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优化答案的高分技巧——综合概括。

  一、何为综合概括

  综合概括就是寻找答案要点完毕,在呈现答案要点时根据材料逻辑,提炼出材料关键词进行前置,使答案呈现出总分的结构,这样能够突出答案关键点,改善阅卷感受,增加阅卷好感,从而保证考生赢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这个技巧,我们节选一道题目进行示范。

  二、题目示范

  题干:根据“给定资料1~3”,概括当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200字。

  节选1: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7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稳步改善,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有共计313.20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形成了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

  ........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愿意来华工作和定居。图多尔·拉提乌来自瑞士,是一名数学学者。......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国际人才环流中的一个交换性枢纽节点。

  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关于人才回流表现的答案要点:

  1.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稳步改善,高层次人才回流;

  2.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愿意来华工作和定居。

  针对以上两个答案要点,常规的写法就是直接罗列答案要点,即呈现形式如下:1.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稳步改善,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2.越来越多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和定居。但是我们仔细分析材料,发现该则材料全部都是在说国外的人才回流到国内,所以我们可以提炼总结出从国外回流国内这个要点。因此,可以这样呈现答案:

  从国外回流国内。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稳步改善,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越来越多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和定居。

  节选2:

  曾几何时,“逃离北上广”成为一个流行口号。越来越多的人才向更加宜居的二、三线城市“流动”......”T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接受采访时指出,由于一线城市人才饱和、生活成本过高,不少毕业生都选择了到二、三线城市就业,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晋升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家乡。

  一首赵雷的《成都》道尽了成都休闲文艺的生活方式,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长久以来在一种高度紧张、快节奏的状态中,自然对这样一种生活充满了向往……在曾经迷恋“北上广”的高端人才中,如今流行的是更为务实的“恋川”情结。

  该则材料第一段开头说明一线城市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流动,后面具体说明毕业生人才回流,第二段说明迷恋北上广的高端人才回流。所以可得如下要点:1.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回流。2.一线城市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就业;3.北上广高端人才回到二三线城市创业。并且我们会发现要点1其实是对要点2和要点3的总结,整理如下:

  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回流。一线城市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北上广高端人才回到二三线城市创业。

  以上两则材料整理如下:

  我国人才回流的表现:一、从国外流向国内。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稳步改善,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越来越多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和定居。二、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回流。一线城市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北上广高端人才回到二三线城市创业。

  三、方法小结

  通过上述示例分析,广大同学们能够体会到综合概括的好处,那就是答案关键点突出,层次清晰。接下来,就为大家总结出综合概括的具体操作方法。

  1.关注材料中总分逻辑的“总”,如首尾句、总分关系段落中的总结段落;

  2.基于材料,对要点出处的材料进行概括和提炼,即概括句子大意、段落大意或者则旨大意;

  3.要点合并的依据,可以作为关键词前置。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