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1四川下半年公务员报名人数

2021四川下半年公务员报名人数

2021-10-14 09:07:50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2021下半年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报名已经开通,四川省考报名入口为四川公务员考试专题,报名时间为10月14日-20日,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为11月20日-21日,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职位表等相关内容如下。

  报名时间:2021年10月14日至10月20日(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上午8:00)。

  报名网址: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报名入口

 

四川省考考录专题网站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公告解读峰会

推荐>>四川公务员职位查询|专业学科分类

推荐>>四川公务员报名入口|报名模拟系统

  二、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

  普通岗: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2.年龄在18—35周岁(1985年10月14日至2003年10月14日期间出生),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80年10月14日以后出生)。年龄计算时间截止到2021年10月14日(本次公招报名第一日);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公安系统: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2.年龄在18—30周岁(1990年10月14日至2003年10月14日期间出生)。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即1985年10月14日后出生)。年龄计算时间截止到2021年10月14日(本次公招报名第一日);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

背景材料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每个贫困户脱贫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场需要拼搏的硬仗。自2013年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300多万,年均减贫1000万以上,经过今年的努力,剩余贫困人口将如期脱贫。

模拟题

2020年11月23日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但脱贫摘帽并不等于脱贫攻坚画上了句号,攻坚的成效还需要长期巩固。请结合这个背景,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准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参考范文

巩固脱贫成效 为新时代发展凝神聚力

受疫情影响,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中国经济2020年前三个月呈负增长趋势,为脱贫攻坚是否能如期完成画上了问号。3月6日,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脱贫攻坚战的总攻新号令:“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昂扬斗志,11月23日zui终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意义重大。但脱贫摘帽并不等于脱贫攻坚画上了句号,攻坚的成效还需要长期巩固。

巩固脱贫成效,短板弱项,仍然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党的领导下,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在各个单位一把手的执行下,在所有公职人员和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这句党和政府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但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第一步,民间有句老话,“打江山易,坐江山难”,下一步更要关注脱贫时日尚短的部分地区,边缘户家底薄、抗风险能力弱,产业链条短、集体经济弱等短板弱项明显,针对性的补弱,持续性的关注曾经的贫困地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补齐短板弱项,巩固脱贫成效,避免返贫等现象的出现。

巩固脱贫成效,小康之路,仍需夯实根基,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过程中,以廖俊波同志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黄文秀同志重重压力之下,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留下zui美的韶华;张渠伟同志不惧“耳石症”和“青光眼”日夜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典型代表的党员干部走在一线,鞠躬尽瘁,不怕牺牲,用实干创实绩,以实绩换民心,赢得人民信任、认可,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带来显著脱贫成效。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我们更应精准发力,持之以恒,像绣花一样,在不断重复中含有新意,解决新的问题,巩固脱贫成效,让脱贫攻坚战役打得赢、稳得住,更要技艺精湛,形成社会合力,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夯实根基,下足“绣花”功夫,铺就坚实小康之路。

“登高,必先修其低;行远,必先修其近。”全面小康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巩固效果,“扶上马,送一程”,不仅拔掉“穷根子”,也要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保持稳定持续发展,兜住民生底线,持续发挥效益,逐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评析

(一)文章点评:

文章观点清晰、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句流畅。就具体写作而言:

1.文章开头部分能明确当下时代背景,同时点明文章中心论点;

2.文章论证部分能采用理证、例证多种论证方式明确脱贫攻坚的意义和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3.文章结尾回扣文章总论点,进行了适度升华。

(二)好句应用:

1. 3月6日,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脱贫攻坚战的总攻新号令:“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 脱贫摘帽并不等于脱贫攻坚画上了句号,攻坚的成效还需要长期巩固。

3. 巩固脱贫成效,短板弱项,仍然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4.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党和政府实现了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

5. 巩固脱贫成效,小康之路,仍需夯实根基,下足“绣花”功夫。

6. 用实干创实绩,以实绩换民心。

7. “登高,必先修其低;行远,必先修其近。”

8. “扶上马,送一程”,不仅拔掉“穷根子”,也要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保持稳定持续发展,兜住民生底线,持续发挥效益,逐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