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17:57:21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言语如何备考》》》
2021年的各省省考已经结束,2022年国考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在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一直是必考题型,且题量占到40道,言语理解题成为公考学子们的必争之地。面对言语理解题找准关键词,把握词语语境前后对应等都是言语理解的一些方法。
在言语理解题中对意图题的考查又是占比很高的,掌握意图题的解题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意图判断题是在主旨题的基础之上引申出的一种题型,是以主旨题为基础的。
从意图判断题的题目来分析,什么是意图?意图是我们在表达观点时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就比如说在现实生活中,大晚上一个朋友给你打电话,跟你说心里不舒服,其实她的意图不是要说心里不舒服,而是想寻求安慰,这就是意图。而这个意图是没有真正在言语中表达出来的,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其实这是我们主旨题和意图题的区别所在。当然如果你很直男,那么她可能直接和你说,需要你安慰一下,这也是她的意图,这个和主旨概括题就一样了。
当文段中的主旨句很明确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主旨句的特点,如果这个主旨句是个问题,那么它的意图就是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要从选项中选择一个可以解决文段问题的对策项,如果文段中没有这个对策项,再选择问题的概括项。而对于主旨句是除了问题之外的其他情况,比如主旨句是对策句,不是问题,我们都是按照文中的主旨句来选择的,也就是同义替换。
因此对于意图题而言,我们会把它归为主旨类题目。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两道题。
【例1】虽然世界因发明而辉煌,但发明家个体仍常常寂寞地在逆境中奋斗。市场只认同其有直接消费价值的产品,很少有人会为发明家的理想“埋单”。世界上有职业的教师和科学家,因为人们认识到教育和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和科学家可以衣食无忧地培育学生,探究宇宙;然而,世界上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薪水。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A.世界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发明
B.发明家比科学家等处境艰难
C.发明通常不具有直接消费价值
D.社会应对发明家提供更多保障
对于这道题而言,我们可以看到,文段中整个都在论述当前发明家的生活状况不太好,这是主旨,而且文中还提到“世界因发明而辉煌”,所以我们当前是需要发明家的,那么文段中的意图就应该是要解决当前发明家的生活问题,也就是选项中的D项,社会为发明家提供更多保障。这就是文段当中隐含意图,需要我们理解得到答案。
【例2】大数据是指规模极其巨大,以致很难通过一般软件工具加以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有用资讯的海量数据。其具有大量、高速、多样和价值四个特点,被认为是人类新世纪的“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制高点的重要目标,就是个明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大数据在处理上还存在技术难度
B. 大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价值
C. 发达国家在开发利用大数据上已经先行一步
D. 开发利用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热点
对于第二道题而言,文段中讲了大数据这样一个话题,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然后描述了它的特点“新财富”,“堪比石油”,后面是举例论证,因此文段的重点就是在论述大数据的价值,而这并不是问题,所以文段的意图也就是在论述它的价值。这个解题方法和主旨题是一样的。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意图题而言,和主旨概括题有很大的相同之处,需要把握的是它的区别,也就是当主旨句是一个问题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对于意图判断题的讲解了,希望各位同学在理解之后进行很好的运用,行测备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
判断如何备考》》》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公务员考试中,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并不少见,比如在刚结束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科目判断推理部分逻辑判断模块就有需要运用逆向思维来进行解答的翻译推理题,它属于翻译推理题目当中的一类变形题,由于它需要从结论出发反推结论成立的条件,因此我们把此类题目归为翻译推理之逆向思维的考查。那么如何才能够一眼确定题目属于逆向思维的考查?对于此类题目而言,具体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呢?接下来由我来给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
1.如何来识别逆向思维考查的翻译推理?
首先,此类题目属于翻译推理题,因此具有和翻译推理题一样的题型特征,题干中会出现典型的逻辑关联词,而且往往题干中需要进行翻译的语句会很多;其次,在这些需要进行翻译的语句中会包含有“或”关系;zui后,对于此类题目而言,一般的设问方式会给出一个具体的结论,让我们来寻找必然得出这个结论所需要的条件。
2.如何来进行解题?
第一步:题干中涉及到逻辑关联词的语句先进行翻译;
第二步:根据设问方式中给出的结论往前寻找与该结论有关的翻译,逐步往前反推必然得出这个结论所需要的条件即可。
3.例题讲解
【例1】吴老师、张老师、孙老师、苏老师都是某校教师,每位只教授语文、生物、物理、化学中的一门课程。
已知:①如果吴老师教语文,那么张老师不教生物
②或者孙老师教语文,或者吴老师教语文
③如果张老师不教生物,那么苏老师也不教物理
④或者吴老师不教化学,或者苏老师教物理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可以推出孙老师教语文:
A.吴老师教语文
B. 张老师不教生物
C. 吴老师教化学
D. 苏老师不教物理
【答案】C
【解析】先翻译题干。①吴语文→¬张生物
②孙语文或吴语文
③¬张生物→¬苏物理
④¬吴化学或苏物理
再进行推理。如果要得到“孙老师教语文”,需要否定②的“吴老师教语文”;如果要得到“吴老师不教语文”,需要否定①的“¬张生物”;如果要得到“张老师教生物”,需要否定③的后半句“¬苏物理”;如果要得到“苏老师教物理”,需要否定④“¬吴化学”,即“吴老师教化学”;
因此,选择C选项。
【例2】 某单位招聘了甲、乙、丙、丁、戊5名新员工,每位员工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并且满足以下条件:
(1)如果甲去销售部,那么乙不去设计部;
(2)或者丙去生产部,或者甲去销售部;
(3)或者丁去后勤部,或者戊不去财务部;
(4)如果乙不去设计部,那么丁也不去后勤部。
以下哪项为真,可以推出“丙去生产部”?
A. 戊去财务部
B. 甲去销售部
C. 乙不去设计部
D. 丁不去后勤部
【答案】A
【解析】先翻译题干:①甲去销售部→乙不去设计部
②丙去生产部或甲去销售部
③丁去后勤部或戊不去财务部
④乙不去设计部→丁不去后勤部
再进行推理。如果要推出丙去生产部这个结论,则由②入手,根据②的“否定肯定式”可知:要得到丙去生产部为真,则甲不能去销售部,排除B项;要得到“甲不去销售部”为真,根据①可知:乙要去设计部,排除C项;要得到“乙去设计部”为真,根据④可知:丁要去后勤部,排除D项;要得到“丁去后勤部”为真,根据③可知:戊要去财务部。
因此,选择A选项。
结合上述两个例题来看,不难发现此类题目都是从结论入手,往前反推得出该结论的条件。注意,一定是从结论反推条件,否则会出现与正确的推理思维混淆的情况。而且做题过程中能正确的写出题干中的翻译是做题的基础,因此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把基本的翻译规则和推理规则掌握透彻,这样才能在后期的题海中游刃有余。
湖北分院
(编辑:Nicj)
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