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四川省公务员关于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4)

四川省公务员关于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4)

2021-08-02 09:05:4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常识如何备考》》》

  历年来,行测的常识判断是很多考生心里不可言说的痛。常有人调侃,“常识存在的目的,只为证明自己没有常识”。大家似乎只看到了常识无涯范围广的一面,却忘了“术业专攻可作舟”。今天,华图教育将从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来看看那些年的常识判断。

  一、知识详解

  自2015年开始到2020年,云南省省考中知识点的分布结构比重不断调整,但是常识判断始终坚守20大关不破的记录。20个常识判断里,文学从未缺席。今天,我们将从几个例题中来感受,文学与常识判断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了很多莽汉形象,他们外表威猛如金刚,性格天真似儿童,深受读者的喜爱。下列小说中莽汉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飞 ②程咬金 ③李逵 ④牛皋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

  这题所考查的是小时主人公的时代顺序。那么,在做题的当下,各位考生除了绞尽脑汁思考小说出处以外,还可以结合自己所看电视剧进行分析。首先,张飞出自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分三国”,因此张飞是东汉末年的“莽汉”。其次,程咬金很多考生不一定记得其小说,但是都看过《隋唐英雄传》这部电视剧,由此可推知程咬金是隋末唐初的“莽汉”。zui后,李逵大家都知道出自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而故事背景就是北宋,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三人的顺序是①②③,答案自然是D。但是,常识判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找到正确答案,还要通过反复练习,不断积累干扰项的正确认知。第四个人物“牛皋”是南宋抗金名将,是岳飞率领的岳家军的一位悍将。

  而除了将文学名著、典故中的人物作为考查背景,诗词鉴赏也是历年省考过程中的“坐上宾”。

  历史上,不少豪放派诗人(词人)有婉约佳作,而婉约派诗人(词人)也不乏豪放名句,这是一种有趣的“反差”。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这种“反差”的是:

  A.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D.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根据题干要求,我们需要将体现“反差”的选项排除。那么,首先我们就得知道四位词人的派别及其词的含义。A项李清照先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诗句里提及的“人杰”、“鬼雄”展示的是一份铁骨豪情,与婉约反差极大,排除。B项晏殊也是婉约派词人,“无可奈何”、“花落”、“似曾相识”字里行间的伤春之感,正是婉约派的淋漓展现,不存在反差。C项苏轼是豪放派词人,“春宵”、“花”、“月”都是春夜醉人的美景,与豪放洒脱反差大。D项辛弃疾也是豪放派词人,可“寻他千百度”、“灯火阑珊”所体现的意外相逢,是婉约之词,也有反差。那么,这几句的诗词的目的真的只是记得婉约与豪放吗?不尽然,这个题的意义还在于我们可以“以小见大”。既然提到了“人杰”与“鬼雄”,就应知道这首绝句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由此才能体会到李清照先生对南宋政府东渡保全、一味求和的愤慨。既然提到了晏殊这位词人,各位考生就需要知道他和晏几道被后人成为“大晏”和“小晏”,和欧阳修并称“晏欧”。既然提到了苏轼,各位考生就可以拓展记忆“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至于辛弃疾先生,各位考生更是要能记得其号“稼轩”,人称稼轩居士,以及他那识尽愁滋味的喟叹——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到这里,相信各位考生应该知道了,常识判断考的不只是积累,更是对钟情之事的见证,如果你爱好文学,那就不断积累探索,扩大题目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正确答案为何,更要知道各个信息点有何可为,那么我们积累的内容能应用的范围不仅仅是常识判断,还有言语理解、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

  考生们请记得常识判断哪来什么全能之人,不过是专才各得其所罢了。愿大家能够找到心之所向。

  

  申论如何备考》》》》

在公务员考试中,议论文写作是基本题目也是分值zui大的题目一般国省考都会占到40分的分值,所以说分值非常大,而开头和破题是我们议论文成败的关键,也是我们能否跻身一类文的一个基础,今天,我们就教给大家申论议论文的破题之道。

一、立论与破题:申论文章的立论,简单说,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的开头部分。立论部分很重要。立论是议论文必须要有的内容结构之一。我们在作文的写作要求中,也会经常看到“结构完整”类似的表述。其次,是体现作者想法zui清晰的部分。破题是对于文章中心的一个把握。

谈申论文章的破题,要先从申论文章的立论说起。

完成立论,要有破题、承题、立意三个环节。在这里,尝试谈一谈文章的破题部分。

所谓破题,是指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这里的题指的是命题人要求的文章话题。众所周知,文章话题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比如说,话题可以是一个概念、两个概念、一个故事、一个观念……

话题呈现形式不同,点题的重点不一样,破题的方式也就不同。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有必要谈一谈文章的破题方式。

破题方法: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自由的排列组合,但有些特定题目需要用到特定的方法。

(一)内涵解释法

(二)观点引入法

(三)关系分析法

(四)案列陈述法

三、分论点:可以围绕关键词一背景下关键词二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然后再另起一段,再关键词二的背景下分析关键词一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分析清楚二者的关系。当然也可以分别做分析。

(一)内涵解释法

1.方法内涵: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解释说明。解释说明,可以下定义,也可以举例子,也可以二者兼有。

2.适用情况:题干中出现了生涩难懂,或者内涵不明的关键词,尤其是以某一个概念为话题设问。

【2011年0424联考】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3)不少于800字。

【样文】

家底,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信息,比如说人口基数、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其所代表的经济实力……

分析:本文的破题方式,就是采用了“内涵解释法”。具体来说,既指出了“家底”的本质,即“人口信息”,也说明了“家底”的具体表现。

(二)观点引入法

1.方法内涵:引入观点,并提炼、解释观点的内涵、含义。解读观点内涵时,一定要结合题干出题背景和观点出处的上下文。

2.适用情况:题干以一个观点或者判断设问。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片面的。这种题目的设问方式,近几年出现频率极高。

例【2014年国考副省级卷】“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践,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限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数1000~1200字。

【样文】

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绝对的慢,而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乐观、勇敢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分析:本题的破题方式,就是采用了“观点引入法”,直接引出题干中给出的观点,并解释观点的内涵。

(三)关系分析法

1.方法内涵:分别解释关系中各个概念或短语的含义,为立意时指出二者关系做铺垫。

2.适用情况:A与B设问类型的题目,比如:“‘敬德’与‘立德’”“‘红利’与‘红线’”。

例【2016年吉林省考甲级】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敬德与立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逻辑严谨,语言流畅,800~1000字。

【样文】

敬德,是对高尚德行发自内心的敬仰与敬畏。立德,意为树立德业。

分析:本题的破题方式,就是采用了关系分析法”,解释题干中两个概念的内涵。

(四)案列陈述法

1.方法内涵: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陈述社会现象、故事等事实。概括陈述时,要突出现象和故事的核心要素,为承题和立意做铺垫。

2.适用情况:题干展示话题的形式,是展示一个故事、一个或一类社会现象。

【2012年国考副省级】“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样文】

不久前,材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刘女士在骑车回家途中,热心搭载李老太太,但由于三轮车侧翻,李老太太受伤身亡,事后刘女士主动提出经济补偿,而李老太太家属却坚决不收补偿,并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 ……

分析:本题的破题方式,就是采用了“案例陈述法”,直接概括陈述了故事的梗概,为下文做铺垫。

(编辑:Nicj)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