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0 11:03:4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常识如何备考》》》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引起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疫情期间也有不少违法犯罪者漠视法律,做出了一些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更为严重的还构成了犯罪。公务员考试中很有可能结合此次疫情去考一些和疫情相关的罪名,本文,华图教育介绍几个和疫情相关的罪名,望能帮助各位考生。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或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例如:小美已经确诊是新冠病毒感染病人,但是她擅自脱离了隔离,去乘坐了地铁,即使小美zui后没有感染一人,也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小美发烧严重,被医疗机构确定为新馆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后小美拒绝接受隔离,去乘坐了飞机飞往省外,zui终传染给5人,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例如:正值疫情严重之时,小美发现举国上下医用口罩都严重短缺,于是小美生产了大量口罩,但是此口罩并不符合国家标准,无防疫功能,足以引起疫情传染的情况发生,小美就有可能构成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或者小美是一家药店的负责人,明知进货的医用口罩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没有防疫功能,但她却隐瞒重要事实把口罩卖给需要防疫医用口罩的消费者,小美涉嫌构成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但如果在此案中小美并不知销售的口罩不符合标准,就不构成本罪。
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二)…(三)…(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例如:小美从A省乘坐火车到B省后,在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前提下,隐瞒病情,并且到B省后密切接触不特定人员,在几日后被确诊,但却拒不交代密切接触人员及旅居史,造成8人被确诊感染、100人被隔离观察严重后果,2月9日,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四、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例如:小美在A国,疫情期间要乘坐飞机回中国。小美故意吃了退烧药隐瞒了自己发烧4天的事实,在机场的工作人员询问基本情况时也无如实回答,zui终回国之后引起了疫情传播,涉嫌构成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申论如何备考》》》》
申论的学习,除了大量积累素材,脚踏实地的练习,掌握答题的技巧也很重要。小伙伴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一个模块的学习都有相应的解题方法,但是不管是哪个模块,解题的第*步都需要先审题,精准审题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实际在做题时,总有一部分同学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就开始读材料、写答案,有的同学题型判定出错,有的同学没有看清题干的限定词……zui终导致做题正确率下降。既然审题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在申论答题中的精准审题原则。
一是要审作答来源。拿到一道题,首先应该看得就是答案需要根据哪则资料来找,如果每一篇材料都读,先看材料再看题,就会浪费大量时间,所以建议考生有针对性的寻找答案。一般情况下,当给定资料后给出了明确的序号,而且出现了“根据、依据”等表达,如“给定资料1”,那么答案范围则是确定的,内蒙古联考大多属于这种情形。但有时也要留神出现特殊情况,如出现动词“结合、参考”,或者题干中不给出明确序号,仅出现“给定资料”,这时作答范围不一定是确定的。如下面例题所示,例1的作答范围是确定的,例2的作答范围是不确定的。
例1:“给定资料5”介绍了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请根据“给定资料5”概括我们从中能借鉴到的经验。(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例2:根据给定资料,分别指出我国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和网络传播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要求:全面准确,语言简洁,200字左右。
二是要审题中有几问。这是考试zui容易犯的错误,特别是“对策题”,考生经常只看到“措施”而看不到“问题”。那么如何简单、快速的判定一道题有几问呢?如果一道题目中有两问或者两问以上,题干一般会给出表示并列的关联词,比如和、并、并、及或者连续的顿号、问号,但是要注意,这些关联词连接的必须是两个“要素”,如下所示:
例1:“给定材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在上面这道题目中,出现了并列关联词“以及、并”连接的都是作答任务,所以作答任务是“生态危机、治理举措、启示”。
三是要审题型,对于申论题干而言,设问句的构成一般都是“动词+宾语”,所以审题时要重点审题干的动宾结构,动词是指作答行为,包括概括、分析、归纳、提出、论证等。宾语是指作答对象,包括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等。一定要记住的是,动词会决定题型,宾语会决定作答任务。下题中,动词为“概括、归纳”,所以判定为归纳概括题型,宾语为“问题的具体表现”,所以回到材料中主要找问题及问题的表现。
例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经常有学生告诉老师一句话:把擅长的题型把题做错是zui令人遗憾的。老师对此也深有感触,所以对于各位考生而言,在日常大量的练习中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做题速度固然重要,但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精准审题的助力,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把题答好。今天的审题原则,你学会了吗?
(编辑:Nicj)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