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13:41:21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常识如何备考》》》
热点概况
日前,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二者均直指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措施,破除论文“SCI至上”“唯论文”痼疾,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此举引发广泛关注。
各方观点
科技日报:未来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贡献将成为主流。让科研人员学术下沉,真正解决更有难度、更有价值的问题;让评审过程更为简单透明;让“灌水”论文无处遁形——这些正代表着科研评价体系的新方向。
齐鲁晚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创新就会变得越来越实,创新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包括老师在内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在创新方面就会变得越来越务实。
人民日报: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其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率,过度追求会产生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
深度分析
(一)过度追求SCI的不良影响
1.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
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成为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主要甚至唯一条件。于是就有了各种“怪现状”:医生行医水平不重要,论文才重要;老师教学评价不重要,论文才重要;工程师实践能力不重要,论文才重要等一些列现象。
2.导致学术浮躁,不利于优良学风养成
由于对SCI的巨大需求,催生出一条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期刊乱收费,版面费成为灰色地带、明码标价等现象,更有国外期刊以“收割”中国科学家为目标实现“名利双收”。种种行为会导致我国学术界日渐浮躁,不利于我国学术界优良学风的养成。
(二)如何破除SCI至上
1.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
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具体来说,即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限制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的使用,同时引导社会机构科学开展大学评估排行。
2.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在职称(职务)评聘中,要建立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重点是人岗相适,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
3.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
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去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
4.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引导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5.树立正确政策导向
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要有自信和定力,在舆论宣传上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
(三)学术高低如何评价
1.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
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产出形式不同,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都不看论文。
2.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审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
3.规范评价评审工作。
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对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要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有删减)
参考文章
破除论文“SCI至上” 让学术回归“初心”
SCI是目前公认的全球zui具权威的科技文献三大检索系统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后,迅速成为中国科研论文的主流评价标准。它的流行,体现的是中国科研学术研究评价标准与世界的接轨。不过,凡事过犹不及。经历三十多年的“普及”,在学术能力和人才评价中,唯“SCI至上”的风气也愈发明显。以至于十年前,就有院士直言:唯SCI论文论的标准,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
现今,在科研人才招聘、职称评定,乃至学位资格获得中,SCI论文几乎都是标配的“硬杠杠”。虽然标准统一,有利于保障评价效率,也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评价上的模糊空间,但“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也带来了不少导向上的弊端。比如,重论文轻教学,重论文轻临床等现象日益突出。此次疫情暴发期间,个别涉疫情研究的论文发表行为,就引发了相关讨论和质疑。科技部此前也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应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另外,由于在各种学术能力评价中,SCI论文都处于“至上”地位,也加剧了“不择手段”发论文的不良倾向,甚至催生出相关产业链,“为论文而论文”的现象突出。由此也导致论文发表数量与真实科研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巨大鸿沟。综合看来,“SCI至上”的极端做法,对于学术评价的公正和公平,以及科研创新活力与学术生态,都带来了伤害。在这一背景下,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破除“SCI至上”的评价惯性,确有必要。
不过,有破更要立。纠偏“SCI至上”的过头做法,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意见》中也提出了多项要求,如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提出各自评价的侧重点,明确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等等。事实上,2015年9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明确要求,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制定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这次教育部、科技部发文要求破除“SCI至上”,可以说也是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的一部分。接下来,相应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还应该进一步加速。同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未雨绸缪”。如《意见》就要求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而量化考核弱化后,如何有效保障评选的公平、公正,也必须有科学审视。
需要指出的是,破除论文“SCI至上”,不是说SCI指标不再重要了,更不是要脱离国际公认的学术评价标准。需要告别的应是“唯SCI”的评价体系,而不是“SCI”本身。因此,只有合理把握其中的界限,才能真正“趋利避害”,以科学方式校准科研和学术指挥棒,实现“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的改革初衷。
申论如何备考》》》》
背景: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004年山东聊城的陈某高考以546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不错的专科院校,但是被他人冒名顶替而失去了求学的机会,直到16年后才发现。这样的案例在过去多有存在,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很多家庭蒙受了巨大损失,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今,刑法将冒名顶替纳入处罚条款,此类犯罪行为将得到有效的遏制。
观点: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一种严重的非法侵权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之所以频频出现,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第*,受害者维权意识不足,缺少维权常识。参加高考的考生一般年龄不大,社会阅历较浅,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够及时察觉,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一些家长也没有意识和能力为自己的孩子维权。第二,存在黑色产业链条,操纵不法行为。此类冒名顶替事件的受益者往往通过金钱或者关系达到侵权目的,有条件实施的人或组织在背后操纵,这就构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条。第三,录取学校审核、把关不严,没能及时制止冒名顶替行为。录取学校责任意识不强,审核方式原始而粗糙,往往只通过一些表格和照片就确认了学生身份,没有采取更加保险的措施进行审核工作。第四,生源地的高中和招生办没有尽到信息公开和及时发放录取通知的职责,甚至有部分管理者参与到冒名顶替的非法活动中。此外,过去网络信息普及力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客观存在的原因。
为杜绝此类冒名顶替事件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第*,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从而起到震慑和打击此类不法行为的作用。要大力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法律常识,从而提高考生及家长的维权意识和能力。第二,要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切实改善招生环节的审核工作,确保不存在任何漏洞,对失职者要追究其责任。第三,要加强对高中和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督,强化主管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对出现工作失误的人员要追责,对参与不法交易的犯罪分子依法处罚。第四,要不断改进信息公开工作,使公众能够通过权威、便捷的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冒名顶替上大学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将失去滋长的空间和土壤,法制在完善,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公平法治的教育环境正在形成。
(编辑:Nicj)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