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国家公务员|2022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一般在哪查看

国家公务员|2022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一般在哪查看

2021-06-14 14:59:4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国家公务员|2022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一般在哪查看四川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国考岗位表,国家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2022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一般在哪查看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提上日程了,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浙江人事考试网消息,2022国考预计在11月底(27、28)举行,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频道:https://sc.huatu.com/guojia/。

2022国家公务员图片

  一、关于2022国考

  通常,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简章可以在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看如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北京地区2021年度人事考试工作计划》

  浙江人事考试网布了《2021年全年考试计划》,考试计划中就列了2022年国考时间

  二、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国考流程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发布公告 2020.10.15 2019.10.14 2018.10.21 2017.10.28 2016.10.13
网上报名 2020.10.15-24 2019.10.15-24 2018.10.22-31 2017.10.30-11.8 2016.10.15-24
查询报名序号 2020.10.28 2019.10.28 2018.11.4 2017.11.12 2016.10.28
确认及缴费 2020.11.7-11 2019.10.31-11.6 2018.11.8-14 2017.11.17-22 2016.11.2-7
准考证打印 2020.11.23-29 2019.11.18-24 2018.11.26-12.2 2017.12.4-10 2016.11.21-27
笔试时间 2020.11.29 2019.11.24 2018.12.2 2017.12.10 2016.11.27
成绩查询时间 2021.1.5 2020.1.8 2019.1.18 2018.1.24 2017.1.9
面试开始时间 2021.1.23 因疫情推迟待定 2019.1.24 2018.2.5 2017.1.17

  三、国家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1国考)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考试公告明确指出的“报考条件”有下列几点(以2021年国考为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五、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关联词之于言语题目就仿佛指向路标之于迷宫,由此,关联词对于言语题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都知道言语模块是整个行测考试中阅读量zui大的模块,如何在30分钟之内精准地处理完六千到八千字的文段,是对所有考生的考验。而循着文中的关联词便可以快速而准确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一招制敌。在言语题目中常用到的关联词有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这些关联词在言语题目的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找重点;二为推知信息。

  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如何通过关联词找重点。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和标题填入题,但在态度观点题和下文推断题中同样适用。以因果关联词为例,当在文段中发现“所以”、“因此”、“可见”、“总之”、“看来”、“导致”等因果关联词时,文段的重点内容在这些因果关联词的后面,所以我们要重点阅读。相应的,这些词前面的内容就不重要了,所以我们快速阅读。因此,答案应该对应这些因果关联词之后的内容,而出题人却常常把结论之前的内容放到选项中干扰考生。我们来看一道:

  【例题】或许是农业文明的缘故,中国人的衣食住用里,一直透着对自然的敏感。漆器是zui典型的一种。这些器物,小至盘碗碟盒、大至桌椅箱柜,几乎可以覆盖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可见漆器的巨大包容性,可以含纳不同品类的事物,漆器上雕饰的图案,除了山水人物,出现zui多的当是各种花卉,让我们在吃穿住用间,视野可以穿越纷杂的俗世,与山林田野相通。在故宫博物院所藏17707件漆器里,几乎找不出几件上面没有花卉图案的漆器,即使以龙螭鸟禽、亭台殿阁为主题,也一样是花团锦簇。所以,在这些漆器上,花卉几乎是通用的语言。(2020年1219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第21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花卉是传统漆器重要的创作主题

  B.农业文明对中国人衣食住用有深刻的影响

  C.漆器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

  D.漆器作为装饰品反映了创作者的审美情趣

  【答案】A

  【解题思路】

  第*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漆器的话题,接着论述漆器有巨大的包容性,其中出现zui多的图案是花卉,接着用故宫博物院所藏漆器举例论述花卉是漆器的主要图案。zui后通过“所以”总结在漆器上花卉几乎是通用的语言。文段是“分—总”结构,重点论述花卉是漆器的创作主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作者意图。

  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标题选择题处理文段的关键就在于找重点,所以关联词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言自喻。而在态度观点和下文推断题中,关联词找重点的方法是如何运用的呢?首先在态度观点题中,通常关联词强调的部分就是作者强调的观点。比如“毒品祸国殃民,因此我们要远离毒品”,该句中作者的观点就是我们要远离毒品,从而作者的观点正是因果关联词“因此”强调的内容。其次,在下文推断题中,我们要重点分析尾句的话题,答案应该接着尾句的话题往下谈论。但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尾句谈论了几个话题,那到底接着哪个话题往下说呢?如果你在尾句中发现了关联词,那么关联词强调的部分就是尾句的重点话题,答案就应该接着关联词强调的话题往下谈。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联词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找重点的用法。

  作者:华图教育

  

  申论如何备考》》》

背景: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004年山东聊城的陈某高考以546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不错的专科院校,但是被他人冒名顶替而失去了求学的机会,直到16年后才发现。这样的案例在过去多有存在,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很多家庭蒙受了巨大损失,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今,刑法将冒名顶替纳入处罚条款,此类犯罪行为将得到有效的遏制。

观点: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一种严重的非法侵权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之所以频频出现,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第*,受害者维权意识不足,缺少维权常识。参加高考的考生一般年龄不大,社会阅历较浅,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够及时察觉,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一些家长也没有意识和能力为自己的孩子维权。第二,存在黑色产业链条,操纵不法行为。此类冒名顶替事件的受益者往往通过金钱或者关系达到侵权目的,有条件实施的人或组织在背后操纵,这就构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条。第三,录取学校审核、把关不严,没能及时制止冒名顶替行为。录取学校责任意识不强,审核方式原始而粗糙,往往只通过一些表格和照片就确认了学生身份,没有采取更加保险的措施进行审核工作。第四,生源地的高中和招生办没有尽到信息公开和及时发放录取通知的职责,甚至有部分管理者参与到冒名顶替的非法活动中。此外,过去网络信息普及力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客观存在的原因。

为杜绝此类冒名顶替事件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第*,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从而起到震慑和打击此类不法行为的作用。要大力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法律常识,从而提高考生及家长的维权意识和能力。第二,要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切实改善招生环节的审核工作,确保不存在任何漏洞,对失职者要追究其责任。第三,要加强对高中和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督,强化主管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对出现工作失误的人员要追责,对参与不法交易的犯罪分子依法处罚。第四,要不断改进信息公开工作,使公众能够通过权威、便捷的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冒名顶替上大学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将失去滋长的空间和土壤,法制在完善,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公平法治的教育环境正在形成。

 

公务员备考交流群

(编辑:Nicj)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