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 11:08:4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四川分院
国家公务员|在哪里可以看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由四川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国考岗位表,国家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在哪里可以看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提上日程了,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浙江人事考试网消息,2022国考预计在11月底(27、28)举行,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频道:https://sc.huatu.com/guojia/。
一、关于2022国考
通常,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简章可以在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看如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北京地区2021年度人事考试工作计划》
浙江人事考试网布了《2021年全年考试计划》,考试计划中就列了2022年国考时间
二、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国考流程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发布公告 | 2020.10.15 | 2019.10.14 | 2018.10.21 | 2017.10.28 | 2016.10.13 |
网上报名 | 2020.10.15-24 | 2019.10.15-24 | 2018.10.22-31 | 2017.10.30-11.8 | 2016.10.15-24 |
查询报名序号 | 2020.10.28 | 2019.10.28 | 2018.11.4 | 2017.11.12 | 2016.10.28 |
确认及缴费 | 2020.11.7-11 | 2019.10.31-11.6 | 2018.11.8-14 | 2017.11.17-22 | 2016.11.2-7 |
准考证打印 | 2020.11.23-29 | 2019.11.18-24 | 2018.11.26-12.2 | 2017.12.4-10 | 2016.11.21-27 |
笔试时间 | 2020.11.29 | 2019.11.24 | 2018.12.2 | 2017.12.10 | 2016.11.27 |
成绩查询时间 | 2021.1.5 | 2020.1.8 | 2019.1.18 | 2018.1.24 | 2017.1.9 |
面试开始时间 | 2021.1.23 | 因疫情推迟待定 | 2019.1.24 | 2018.2.5 | 2017.1.17 |
三、国家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1国考)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考试公告明确指出的“报考条件”有下列几点(以2021年国考为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五、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言语在咱们的行测中,虽然说是有固定答案的客观题,但实际上主观性很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为了提高我们的准确率,就需要大家能够学着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下文推断题,就是有一定技巧的,咱们需要着重判断话题落脚点。而话题落脚点,基本都是在文段尾句。一般情况下,如果文段尾部是提出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如果文段尾部是提出某种现象,那么接下来就围绕这个现象展开论述,要么是阐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要么是通过现象得出结论。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文段尾部的感情色彩来进行推断。
现在,我们用一道题来练练。
【例题】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如琴江满族村、闽安古镇、林浦村的“泰山行宫”、大埕村“九条金带”等。它们在类型和内涵上都有相似之处,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导致一些历史记忆有湮灭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村镇与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zui有可能讲述的是:
A.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招商引资
B.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物保护
C.传统村镇和古厝的开发与保护
D.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化内涵
【答案】C
【解析】第*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描述了“古厝间的相似性”后通过转折关系引出“现在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够,有湮灭的危险”,在zui后尾句围绕“传统村镇和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保护”这个话题讨论。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C与此话题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招商引资”与尾句话题不一致。B项:“文物保护”,文段尾句的话题应该是“传统村镇和古厝的保护”,话题不一致。D项:“文化内涵”与尾句话题不一致。
那看完了这道题呢,相信大家对于下文推断题有了一定的感知与了解,其实它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按着所学的方法技巧去做题,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同时呢,也希望大家在平时不要只是注重刷题,要时不时的"停下来"做总结,看看自己错在哪儿,为啥错,这样就会不断地进步了。
申论如何备考》》》
文章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如果一篇文章立意有所偏离,再好的文采和论证都是浪费。所以范文zui大“范”在立意——确定中心论点。在申论备考过程中,小伙伴zui大困扰也是立意不准,跑题,偏题。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申论范文zui佳立意角度的确定。
第*步,题干“句子”是zui大立意。
就zui新的申论作文命题趋势而言,多以“自命题”作文形式出题,虽然角度可以自选,标题可以自拟,但并不是天马行空,随便胡说一通,一般多以“引述观点”,让学生阐发理解的形式出现。看似自选角度,不拘泥于材料,实则“句子”即是观点,句子就有角度,故直取句子本意,扭住不放。
例1.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划线句子“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如例1 中题干已经限定了我们写作的话题是想象力,写作的重心在想象力的源泉,综合句子内在的含义,迅速可以把握这道题目立意在于写“想象力的来源于科学、艺术、古文化。”像这样的例子,在考试非常常见,“句子”既告诉我们文章的主题,更告诉我们对于主题的立场,特别是正确的观点,我们只要沿着“句子”内在的逻辑,扭住不放,必然事半功倍。
第二步,对应材料是zui大立意的zui好辅助。
虽然写作过程中要把“句子”盯紧,但是有时候既是盯住“句子”,还是很茫然。一方面是我们个人理解能力需要加强,另一方面就是“句子”难度偏大。对于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和做题训练,对于“句子”偏难的情况,也不是无计可施。此时,需要结合“句子”出处的材料,通过思考背景材料含义,确定“句子”立意,把握中心论点。
例2.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划线句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算是一只蚂蚁,也有它的力量”,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例2中“句子”能够迅速锁定的关键词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蚂蚁,力量”。但是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命题人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从句子本身来说很难确定,所以,此时应该结合材料5的内容,辅助理解句子立意,准确把握立意方向。阅读材料5后我们发现,材料讲述了社区业主杨某被当选为业委会委员后,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发挥自身的微弱力量,改善社区环境的事迹。可以确定句子立意在于“不忘为民初心,发挥群众建设基层的力量。”
谜一般的申论文章写作,还有许多共同探讨的未解之谜。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两步把握文章写作的zui大立意”,轻松玩转申论,晋身模范作文,每个人在公考路上都能成功,必然上岸。
(编辑:Ni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