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支一扶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基层服务考试 > 招考信息 > 2021年四川绵阳三支一扶公告查看|报名入口|岗位表查

2021年四川绵阳三支一扶公告查看|报名入口|岗位表查询(2)

2021-06-03 12:31:59 三支一扶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jcfw/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导读】华图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提供以下三支一扶招考信息:2021年四川绵阳三支一扶公告查看|报名入口|岗位表查询(2),更多关于2020四川三支一扶招聘,四川三支一扶考试,三支一扶招考公告的内容,请关注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四川人事考试网!

  C.纸简替代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后方才完成

  D.电子文献合法征引是电子文本取代纸本的必要条件

  1.5.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探讨的是( )。

  A.古籍数字化有无必要

  B.古籍数字化对学术的影响

  C.科技对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影响

  D. 纸本与电子文本共存时代的特点

  (一)我曾运用复杂科学的方法分析制度问题,认为制度应当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体制是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所处的状态和结构,机构则是指系统演化的过程和动因。由于系统是动态的,处于不停的演化之中,因此单靠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等静态的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它是不够的。正如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诺斯一针见血指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变迁的动态世界中,但我们的理论却是静态的。”

  (二)制度可以经由强制性制度变迁(他组织作用)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诱制性制度变迁(自组织作用)而演化。按照复杂性科学的观点,对经济的运行而言,既定的制度规则能稳定交易主体的预期。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交易主体之间都知道对方会按照什么规则来行动,因为大家都相信对方是理性的。如果确实如此,那这一制度就是适当而稳定的。如果在既定制度框架下,交易主体难以发挥作用,难以将商业机会变为现实,那就说明这一制度需要加以改变,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制度环境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造成自组织作用和他组织作用的结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演化。

  2.1.

  根据第一段内容,关于“体制和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制是不变的目标,机制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B.体制是静态的,机制是动态的

  C.体制和机制相互依存

  D.体制和机制同属于制度

  2.2.

  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关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变迁的动态世界中,但我们的理论却是静态的”这句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是不断变化的,理论是始终不变的

  B.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理论是始终不变的

  C.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悖

  D.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3.

  关于第二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下列说法没有被提到的是( )。

  A.适当的制度无需做改变

  B.适当的制度可以将商业机会变为现实

  C.不适当的制度需要加以改变

  D.适当的制度有利于交易主体发挥作用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D

  解析: 通过此空出现的位置和逻辑分析可知,应起到总结全段的作用。本段核心在于,强调了“印刷技术流行对文人的消极的影响”,换言之,也就是D项所说的“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1.2.答案: D

  解析: 根据第二段“科技与学术的积极关系”可知,A、B、D项在此范围内。只有D项,相关信息在第三段,表述的是“消极影响”。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1.3.答案: A

  解析: 根据第三段信息“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可知,苏轼的观点是:书多反而让文人不喜欢读书了(诵读灭裂)。A项强调的科举之士(文人)束书不观是对其观点的准确反映。B项强调的“讹谬者”与C项强调的“缮写模勒”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强调的第二个弊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而此观点与苏轼观点不一致。排除B、C。D项“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又斜”强调的是“纸张非常好”,与苏轼观点无关。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1.4.答案: C

  解析: 根据最后一段信息“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取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可知,C项偷换时态,是在“魏晋时期”而非“明清之后”。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1.5.答案: D

  解析: 本篇文章后半部分论述的核心为“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结语推断题的做题原则“话题一致,理顺逻辑”可知,接下来讲述的核心应与“电子文本与纸本的关系”相关;从逻辑上讲,上文既然谈到了“电子文本取代纸本需要漫长的过程”,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二者共存的时间段内的特点”。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2.1.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第一段“体制是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所处的状态和结构”可知体制是一种暂时的稳定的状态,而非“不变的目标”。B、C、D项都可从原文得知。

  故正确答案为A。

  2.2.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理解能力。

  作者引用诺斯的话是对“系统是动态的……因此单靠……静态的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它是不够的”的补充说明,意为使用静态的研究方法无法全面研究动态的经济状况,即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A、B项偷换概念,静态的研究方法并不等于“理论是始终不变的”。C项“相悖”也够不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 A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分析划线部分可知,“无需改变”的说法无法从文中得出。B、C、D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编辑:Libinu)
热门推荐
辅导课程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添加:三支一扶公众号huatujcfw
为您提供一站式备考服务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号

扫码添加:三支一扶客服号
专业客服一对一答疑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