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支一扶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基层服务考试 > 报考指导 > 报考三支一扶条件_2021四川三支一扶考试

报考三支一扶条件_2021四川三支一扶考试

2021-06-01 13:38:22 三支一扶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jcfw/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导读】华图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提供以下三支一扶招考信息:报考三支一扶条件_2021四川三支一扶考试,更多关于2020四川三支一扶招聘,四川三支一扶考试,三支一扶招考公告的内容,请关注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四川人事考试网!

报考三支一扶条件_2021四川三支一扶考试

  2021年四川三支一扶计划招考工作已经开始了!本次四川三支一扶考试共计招募1428名高校毕业生,应届及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报考,报名时间从6月4日开始到6月10日截止,报名网站为四川人事考试网(http://rst.sc.gov.cn/)四川华图为大家整理报考三支一扶条件相关内容,更多有关四川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报考条件,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等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三支一扶考试网

推荐>>2021四川三支一扶公告详情|职位表下载

推荐>>2021四川三支一扶报名入口|考试时间

推荐>>2021四川三支一扶图书|网课|咨询入口

报考三支一扶条件

  (一)四川三支一扶考试时间

  四川三支一扶招募流程为:网上报名>资格初审>打印准考证>笔试考试>成绩查询>资格复审及面试>体检>公示>签订协议>岗位培训,预计在9月1日前录用人员就可以正式上岗。如下为几个重要招募环节的时间节点:

考试环节 时间节点
  网上报名     6月4日-10日  
  资格初审     6月4日-11日  
  打印准考证     6月29日-7月2日  
  笔试     7月3日  
  成绩查询     7月23日前  
  资格复审及面试     7月28日-8月1日  

  (二)四川三支一扶报考条件

  招募对象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含2021年应届毕业生)。报考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思想政治素质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自愿到基层工作,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组织纪律观念强。

  4、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1年6月4日及以后出生)。

  5、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募岗位需求的其他条件。

四川三三支一扶图书《职业能力测验》及历年试题

  (三)四川三支一扶《职测》笔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角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十分明显。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就是形状恒常性。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小,这是大小恒常性。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万倍,但我们估然看到煤是暗的,但人对它颜色的知觉不变,这是颜色恒常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知觉恒常性是相对的

  B.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

  C.视知觉的恒常性最为明显

  D.视知觉恒常性的各种表现

  2.>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的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可能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长期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国输入型成本将随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不断增高

  B.我国对外依赖型经济模式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C.国际市场价格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

  D.要重视国际经济因素对我国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3.

  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善于吸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相关因子,作为改善自身文化机制,培养文化能力的有机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相继消亡,而中华文化却历数千年经久不衰并不断开创新继而创造新的文明奇迹的奥秘所在。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只有不断改善自身文化机制才能经久不衰

  B.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

  C.古巴比伦文化的消失源于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

  D.中华民族要善于吸收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化

  4.

  固然,任何决策都难以十全十美。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最大程度地避免决策失误,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就要让决策本身过得硬、经得起推敲。那些造成巨大浪费的项目工程,其决策过程乱象丛生:要么是一些领导干部拍脑袋蛮干,长官意志强行推动;要么是民意缺乏、科学论证不足;要么是急功近利匆匆上马,不顾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编辑:Libinu)

热门推荐
辅导课程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添加:三支一扶公众号huatujcfw
为您提供一站式备考服务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号

扫码添加:三支一扶客服号
专业客服一对一答疑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