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1 15:31:52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各省将相继出台2021年招考公告等相关考试政策,考生们也会精心筛选报名自己心仪的岗位。那么,省公务员考试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考试难度会增加吗?
考试时间
2021年山西省考笔试时间定在3月27日,山西是多省联考的常驻省份,这么说来2021年公务员联考笔试时间将会在3月27日举行。
参加联考的省份每年都有很多,常驻省份有:湖南、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湖北、云南、福建、内蒙古、黑龙江、广西、陕西、山西、海南、宁夏、新疆、天津等,比较波动的省份有甘肃、辽宁、青海、吉林、西藏等;
(2)2019年河南省考第*次参加联考,2020年参加的是7.25这次联考;
所以2021年参加327联考的省份预测有这些常驻省份参加,但是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具体还请以各省实际公告安排为主。
笔试科目和内容
笔试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客观性试题,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安专业科目考试。
行测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应用、资料分析等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判断、推理、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以及运用基本科学知识做出推理判断的能力。
常识应用主要测查考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运用工作生活中各类常识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等各种形式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及文字材料等构成。
《申论》内容介绍
《申论》是测查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笔试科目。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材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材料的含义,准确提炼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对给定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材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材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现代汉语,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安专业科目考试。
课程推荐
2021省考红领培优课程 | 2021省考红领决胜笔试课程 |
2021省考红领决胜疫情升级版课程 | 2021省考“疫"学抢分班 |
2021省考新大纲魔鬼集训营 | 2021省考爆款图书 |
1.我国要在 21 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科学文化建设将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必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表现在对既往文化贡 献与价值的认同上,更表现在融汇各种优质的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的信心和决心上。尽管 全面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因素、充分认识我国历史上对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十 分必要,但更需要思考如何在未来的科学发展和科学文化建设上,做出对世界有重要贡献的 新成就,这应该是增强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文化自信表现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上
B.科学文化发展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
C.判断中国科学发展对世界所做贡献的标准
D.科学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
2.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zui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
“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B.“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C.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D.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zui为有效的固定太阳光能的过程,人类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等,其实都是远古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或间接产物。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 质有 1730 亿至 2200 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 10 到 20 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 3%。光合作用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zui好榜样,破解光合作用的神秘机制, 将为建立“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继而开发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奠定基础。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的神秘机制
B.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的途径
C.太阳能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D.破解光合作用机制的重要意义
1.【答案】D
【解析】文段前半段提出了问题:我国要在 21 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增强文化自信及文化自信表现的两个方面:对以往文化贡献与价值的认同和对未来创新文化的信心和决心。后半段通过“尽管……但更……”提出了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 两条措施:一是要充分认识我国历史上对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二是要思考如何在未来的世界科学发展中做出新的贡献。对策是重点,对比四个选项,只有 D 项中“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是对对策部分的概括,所以答案是 D 项。
2.【答案】A
【解析】
第*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以《三国演义》为例,通过“这种‘惑乱’”引出“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zui后两句从正反两方面来强调避免“惑乱” 的方法,即“文”“史”不能混淆,不能以“文”代“史”。
第二步,文段重点在说“不能以‘文’代‘史’”。对比选项,只有 A 项符合文意。因此, 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评价史传文学的标准是什么”文段没有提到。
C 项“史传文学的生命力”文段中没有体现。
D 项话题不正确,文段的话题是以“文”代“史”,不是史传文学本身的对立。
3.【答案】D
【解析】
第*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话题:“植物的光合作用”,接着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而后通过“但”提出问题,即“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利用率低。zui后一句提出对 策——破解光合作用的神秘机制很重要。
第二步,文段叙述方式为“引出话题——提出问题——提出对策”,对策为重点。主要讲的是“破解光合作用的神秘机制很重要”。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讲的是“光合作用”,而文段重点为“破解光合作用”,话题不一致,排除。
B 项的“途径”文段未提及,排除。
C 项“太阳能与光合作用的关系”非文段重点,排除。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编辑:wena)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
下一篇:四川广元省考报名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