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和省考有什么不同
国考和省考都是公务员考试,但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下面请看:
一、组织机构不同
地方各省公务员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根本区别是由考试组织部门、招录单位和地域范围决定的。组织部门指从考录计划、考试到录用等一系列程序的组织机构;招录单位指用人单位,即公务员考试的需求方和录用公务员的接收方;地域范围指考试地点。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由国家公务员局组织,各地公务员考试是由各地的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
二、考试内容不同
省考和国考在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地点和考试难度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就考试时间而言,国考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下旬,考试时间在11月下旬,面试时间在来年2-5月份。而各省省考时间则不相同,近年来参加联考的省份越来越多,2016年参加联考的地区已经增至25个,为历年之最。就考试内容而言,两者都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均采用闭卷方式。就题型和考试难度而言,国考相对稳定,省考则在国考的基础上略加创新,以体现本省特色,国考题目难度要相对大于省考。国考行测题量比省考多,申论阅读材料字数也比省考多,具体情况要参照国考及各省公考考试大纲和考试真题。
三、编制和福利待遇不同
通过省考和国考被录用的公务员,均属于“国家公务员”,均按照《公务员法》和同一套制度管理,录用后也有统一的薪酬体系。但因地域范围、部门(行业)类别及单位层级不同,薪酬及晋升空间会有所差异。在地域上,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平均工资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在部门(行业)类别上,海关、金融、证券和财税系统工资和福利高于其它部门;在晋升空间上,行政执法类和综合管理类人员因其工作内容具有公共性质,人员可以流动,可以跨地区、行业交流任职,而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如国税、海关系统大多只能在本系统内晋升和调动。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如何备考?请看下面小例子
在备战公考的过程中,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对于考生来讲很花费时间,并且做题时往往会在两个选项之间难做抉择,大量刷题之后发现言语的正确率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很多同学会认为言语凭语感去做就行了,殊不知,语感有时会不靠谱,它也和考生当时的精神、身体状态紧密相关。那么,言语到底有没有什么技巧呢?当然是有的,在这里,华图教育谈谈言语题的一个小技巧:运用主体来排除干扰项。
【例题】不能说辱骂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但我要告诉大家,在今天的中国校园里,肯为学生着急的老师恐怕不多了。为什么呢?一方面,现有的教育机制并没有给严师提供保障。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实际上把所有教学管理中的风险都转嫁给了老师。一旦老师严厉管教,学生出了问题,老师不管有理没理,总是遭遇舆论千夫所指。久而久之,很多老师也都感觉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今天的学生也真的不好“管”了。对老师有所不满,截屏上网,甚至录音录像的情况新闻里也都曝光过。你觉得严师出高徒是为学生好,学生也许想的是舒舒服服躺成人生赢家。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最想表达的意思是:
舆论环境不利于老师对学生严格管理
学生经常利用舆论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以严加管理
当前的舆论导向过度保护学生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可知首句强调当今的中国校园里敢为学生着急的老师较少。后面通过关联词“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可知是从两方面来解释首句内容。故而可确定,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重点句,主要强调“老师”这个主体词对“学生”的看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与重点句表述一致,符合文意。B项的主体词为学生,且表达的是“另一方面”的内容,表达片面,排除。C项和D项没有提及主体词“老师”,均可以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通过这道题目可以发现,运用主体词可以快速的将主体不一致的选项进行排除,从而缩小范围。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考生只需要找准主体词即可,主体词即文段的主要讨论话题,文段话题与选项话题需要保持一致,不一致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需要找到文段重点句,可以通过之前华图教育分享的关联词法和行文脉络法来寻找,然后确定主体词。接下来,考生们可以多多运用来强化主体词方法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