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09:51:40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推动书法进校园、进课堂,并不只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更是为了传承千年的书法艺术,保持下一代对汉字书写的兴趣与热爱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依托汉字,又将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审美的诉求和文化的感悟融入其中,是集中透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直观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为了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拓展校园文化,近年来,教育部出台多项举措推进书法进校园、进课堂。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今年4月,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化课堂,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而书法教育相关的师资、课时安排以及学习目标等问题,也引发关注和讨论。
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大力培养书法教师。为此,不少地方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北京近年来举办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并开设本科阶段的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为了激发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北京还发起了“书法学科百名名师”评选和培养活动。
就长期规划和远景目标来看,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如何反复磨合书法课与语文课对汉字形体的认知差异,加强汉字规范与传统书写的研究,以指导各个领域的汉字使用;如何全面推动书法的学科研究,发掘其学理支撑和科学依据,以实现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体系化、逻辑化、步骤化……这些问题都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解决之道。
方寸汉字,蕴藏文化之深、艺术之美。推动书法进校园、进课堂,并不只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更是为了传承千年的书法艺术,保持下一代对汉字书写的兴趣与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也需要不断发扬光大。为此,中小学书法教育任重而道远。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小学书法教育一定能够收获可喜的成果。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
(原标题:让更多孩子领略书法之美(新语))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09日 14 版) 责编:郝江震、岳弘彬)
——延伸阅读——
书法的五种书体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如《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
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节选自:百度百科-书法)
(编辑:yangsh)
贴心微信客服
四川公务员qq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