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备考方法 > 面试 > 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院士卢永根捐出毕生积蓄880多

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院士卢永根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

2017-11-23 15:46:33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预约享全项目备考资料

  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无言的火花――院士卢永根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

  热点概述

  一名老科学家,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罹患重症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

  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zui后的贡献。”

  牛皮纸裹着的一叠存折

  因罹患癌症,87岁的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决定捐出所有积蓄。

  3月的一天,卢永根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因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

  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看到卢永根用颤巍巍的手掏出牛皮纸包裹着的一叠存折时,忍不住热泪盈眶。

  卢永根家里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

  平日里,这位老校长常常拿着一个半旧饭盒,与学生们一起排队,一荤一素二两饭,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慢慢地将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卢永根总会善意提醒那些浪费饭菜的学生:“多少棵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

  2014年,卢永根和他哥哥还悄悄将老家两间商铺祖屋捐给了当地小学。

  笔记本扉页的四个“一点”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

  他说,孩子已经自立了,他的个人财产zui后应为社会作贡献。

  在卢永根办公桌上的一个笔记本扉页,写着他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派遣回到广州。他说:“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生活回内地?主要是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

  从此,他在教育领域开始了一辈子的坚守。

  1983年,他担任华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院长。

  “先党员,后校长”是卢永根的口头禅,他认为当好校长的前提是先当好一名党员。

  上世纪80年代,学校经费紧缺,身为校长的卢永根坚持不坐进口小车,在住房、电话等待遇上不搞特殊。

  但对科研与人才,卢永根却很大方。

  上世纪80年代末,学校发展落后,卢永根四处筹措资金,用于发展多学科和重奖人才。

  为表彰辛朝安教授团队对兽药开发的贡献,他破天荒拨出10万元高额奖励;

  为让优秀学者刘耀光安心回国,他多方筹措经费,为其建立专门实验室;

  博士生刘向东到香港大学做研究,他主动借1500元,还把自己出国用的两个行李箱与一套新西服送给学生。

  “他为科研奉献了一切。”弟子张桂全说。

  病房里的临时党支部

  淡泊明志的科研工作者,总是崇尚吃苦精神。

  卢永根带领弟子,小心地保护着7000多份稻种资源和900多份野生稻资源。许多珍贵的稻种,都是他带着学生翻山越岭一株一株找回来。

  2001年,听说广东佛冈一处山顶有野生稻,已70多岁高龄的卢永根亲自出发寻找。

  山上无路,布满荆棘。到半山腰,卢永根已体力不支,但他坚持要去现场,学生们只好架着他慢慢往上爬。

  老照片上,卢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树,在野生稻旁笑得格外开心。

  在水稻遗传研究领域,卢永根作出过突出贡献。他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新学术观点,对水稻育种实践产生了重要作用。近5年,卢永根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

  相关评论

  卢永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

  “正直、率真、有情怀,卢永根影响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说。

  “我俩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党。这个时候,也不能没有组织生活。他要继续坚持下去。”徐雪宾说。

  “卢永根触动我们去反思,人一生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华南农业大学教师王慧说。

  “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他对身边人要求也很严。一位做工程的亲戚来“走后门”,被他骂了回去:只要我一天在,你一天不要进华农大门;即使身患重病住院,他仍要求秘书不搞特殊,办事尽可能乘坐公交、地铁。

  接受捐赠的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看到卢永根用颤巍巍的手掏出牛皮纸包裹着的一叠存折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是啊,这样的画面怎能不让人“泪目”?要知道,卢永根院士平时的生活节约得近乎苛刻。为了少花钱买菜,他自己在楼顶种菜;平日在学生食堂吃饭,一荤一素二两饭就是他的“标配”,看到学生浪费饭菜总忍不住提醒“多少棵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如今“慷慨”与“节俭”的对比,产生了撼动人心的深刻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写道:在生活上做减法,在科研上做加法,他们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照见着光风霁月的洒落胸怀,标注着令人景仰的精神高度。其实,这样的“慷慨”与“节俭”在带给我们感动之余,更应引起我们反思。今天,消费主义的思潮也正在我们身边暗流涌动,不少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失去了抵抗力,过度追求物质的满足,由此陷入了物质的焦虑、精神的困惑。如今看到这些科学家们的生活,我们是否要问问自己,我们的生活是否在为物质所奴役?处身喧嚣浮躁的社会,我们又该有怎样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这正是:生活朴实如土,成就灿若星辰。观君高行言止,我辈当思自身。

  模拟题

  1.针对院士卢永根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的事件,除了感动之余,作为青年人还应该有何反思?

  2.十九大期间,卢永根组织党支部在医院学习十九大报告内容,可是在学习期间教授亟需治疗,而教授坚持学习完毕,你该如何劝解老教授?

  3.你们学校要组织一次学习卢永根教授前进事迹的活动,你该如何展开?

  参考解析

  1.87岁的卢永根院士zui近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身患重病的他,在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选择将“一点一点省下来的”880多万元积蓄全部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为国家“作zui后的贡献”。接受捐赠的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看到卢永根用颤巍巍的手掏出牛皮纸包裹着的一叠存折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是啊,这样的画面怎能不让人“泪目”?要知道,卢永根院士平时的生活节约得近乎苛刻。如今“慷慨”与“节俭”的对比,产生了撼动人心的深刻力量。

  而像卢永根这样,不追求生活的奢华,不攀比物质的享受,为科研事业奉献一生的科研工作者,其实还有很多。92岁的“钢铁院士”崔崑一件衬衣穿了30年,却捐出全部积蓄42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坐着高铁二等座修改报告的院士刘先林,掉漆的写字台和硬木椅子用了三十多年,要给他换新桌椅,他却以“椅子太舒服了容易走神,只有坐硬椅子,才能出灵感”为由屡屡拒绝;而曾在网上走红的“布鞋院士”李小文,甚至因为穿的太“土”曾被学生误认为是“修空调的师傅讨要工钱”……在生活上做减法,在科研上做加法,他们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照见着光风霁月的洒落胸怀,标注着令人景仰的精神高度。而今天我们所创造的“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奇迹”,那些令人震撼的“中国楼”“中国港”“中国桥”,又何尝不是来自于他们的默默付出和始终坚守?

  欲望简单,不被浮华束缚,摆脱外物纷扰,这是众多科研工作者的人生选择,其实也是他们事业的成功之道。爱因斯坦就曾说过,“简朴的生活方式是zui好的,因为对身心zui有裨益”。试想,一个人如果整天汲汲于富贵、戚戚于名利,又怎能在事业上达致“用心一也”的境界?因为一心想着“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崔崑才能做人为学如炼钢般一丝不苟,成就四个字就可概括的人生“勤奋、报国”;因为要“做到实实在在的贡献,做有用的科研”,刘先林才能在堪比车间的办公室里,实现“所有的创新成果没有一个躺在文件柜里,全部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突出贡献……坚定的信念,高远的追求,专注的意志,让他们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的生活中,实现着璀璨的人生价值。

  其实,这样的“慷慨”与“节俭”在带给我们感动之余,更应引起我们反思。今天,消费主义的思潮也正在我们身边暗流涌动,不少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失去了抵抗力,过度追求物质的满足,由此陷入了物质的焦虑、精神的困惑。如今看到这些科学家们的生活,我们是否要问问自己,我们的生活是否在为物质所奴役?处身喧嚣浮躁的社会,我们又该有怎样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

  这正是:生活朴实如土,成就灿若星辰。观君高行言止,我辈当思自身。

  2.作为党员,时刻学习党的会议精神是义务也是责任,正值十九大期间,学习十九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老教授虽然在病床上,仍然不忘记学习十九大,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值得学习的。但是在病床上的老教授需要治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践行党员义务的资本。所以现在老教授去接受治疗是更为紧急的。当然,作为其他党员肯定会在老教授接受治疗期间继续进行学习十九大的内容的。所以恳请老教授放心,我们会详细地听取十九大报告,并进行详细地记录。待老教授治疗完毕之后,再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学习。当然,我们也会耐心听取老教授的叮嘱,待老教授接受完治疗,身体稍有恢复之后,我们党支部成员还会进行集合。我们一方面会对老教授进行详细回报十九大的学习心得,以及对于日后的工作进行展望,谈谈感想与计划。另一方面,是认真听取老教授对于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指点。在大家讨论学习之后,我们会对整理心得,并存档记载,以供日后学习。当然,在学习与生活之中也应该践行十九大精神,向老教授的精神学习,能够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3.卢永根的事迹与精神一度登上网络热议,一方面是因为老教授的精神事迹的感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网络信息传输的速度之快与人们的关注点越来越集中在好人好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反思为何老教授这样的事情引起如此多的感动,其实后面的根源令人心酸,那就是这种善举的人在当下社会存在数量之少。所以,当前我们学校组织这次学习老教授的事迹与精神是必要的,也是恰在时机的。当然,我们学校也会在组织过程之中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准备工作以更好地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以更好地实现精神的边沿化影响,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力量,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前期主要的环节是宣传活动,做好宣传活动对于精神的学习贯彻实践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前期,我们会在学校食堂、广场与教学楼前设置展板,同时也会在学校广播之中进行早晚播报,以做到zui大的宣传效果。宣传活动的时间会定在周六,宣传活动的地点定在学校的广场,空间比较空旷,有利于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周六,在广场以视频、签名和图片的形式来进行。除了展出卢永根事迹图片之外,也可以寻找其他人物事迹,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其精神的内涵。关于卢永根的事迹,不仅仅是本次的捐款活动,也结合其他的活动比如讲座或者生活的图片,以更好地让学员了解卢永根的整个生活事迹。通过视频、图片与签名多种形式的展出,学生会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卢永根这个人,更能够深入了解他的事迹与精神内核。zui后,我们也会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后学校组织的善举活动之中,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作为学校,作为学生,作为年轻人在社会之中应该贡献出的每一分力量,在善举中感受自我的价值。在日后,学校也会组织相关人物事迹的评选和宣传,人物可以是学校里的每一个人,本次活动会做出详细的记录,为日后的学习提供依据。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