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7 10:06:41 四川选调生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xds/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5泸州选调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笔试排名已经发布,2025年四川选调生笔试成绩官方公告1月6日9:00发布,参加四川选调生考试的同学可以进入四川人事考试网查询。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录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2025年1月27日前,报考者可登录报名网站或招录机关指定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面试资格复审公告同样于泸州人事考试网公布。而以往出成绩到面试一般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按照今年得招考节奏来看面试阶段得时间预测会缩短。图图建议估分分数靠前得同学一定要提前开始备考面试,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全面备考。
四川选调生历年进面分数/面试试题
添加客服老师领取吧~
成绩查询网站:https://www.scpta.com.cn/resultslist
一、资格审查
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选调名额的3倍,在报考同一职位的笔试人员中,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各职位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笔试有违规违纪情况或缺考、零分科目者不得进入面试资格审查,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考生一并进入面试资格审查)。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数达不到选调名额3倍的职位,视情况在已参加笔试且符合选调职位条件的人员中调剂志愿、缩减名额或适当放宽进入面试人员比例。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负责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考生须携带推荐高校(院所)等单位审核签章的《报名推荐表》一式两份(登录网上报名网站,按网络提示打印)、准考证、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党员证明、表彰奖励证明、担任学生干部证明和招考单位要求的其他资料、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在市(州)党委组织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资格审查。
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按川发改价格〔2023〕473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考务费80元。
二、面试
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凭本人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和有关证明材料参加面试(参加四川省2025届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招录考试,且已同招录机关签约的,不能参加面试)。面试时间暂定为2025年2月中下旬,由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具体面试时间、地点由市〈州〉党委组织部另行通知)。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试总成绩的50%。面试有违规违纪情况或缺考者不能进入下一环节。
三、泸州招聘公务员面试备考热点
对策建议类的题目要求考生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对政府工作事务的了解,在对题干信息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最终系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策建议类题目作答的注意事项有:
1.思路完整,体现分析能力。注重题干有效信息的分析,能够精准把握产生问题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制约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2.对策具体,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有条理地表达对策、对策要具体且针对、内容充实、切勿大而化之,能够通过提出的对策建议真正地解决题干中的问题。
3.结合实际,注重知识迁移。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类似问题的处理经验或各地探索进行知识迁移,实现举一反三。
题目展示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老百姓担心扶贫干部撤离后“人走茶凉”,后续问题没有人帮忙解决。面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参考要点】
一、对该问题的总体认识,原则及目标。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脱贫攻坚的胜利,离不开扶贫干部们的辛苦付出,老百姓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扶贫干部们产生依赖心理也是在所难免,应采取措施,打消村民顾虑,巩固脱贫效果,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二、分析原因。
1.村民对后续的过渡帮扶政策不了解,认为扶贫干部离村后,对后续问题无人管理。
2.人才缺失,驻村干部离村后,本地村干部能力不强,不能担起重任。
3.内生动力不足。经规划、帮扶起来的集体经济,发展不够稳定,导致村民对产业发展没有信心。
三、提出对策建议。
1.做好政策解读。用村里广播召开村民大会的方式,向村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五年过渡政策,并且多与群众沟通,安抚恐慌情绪,为老百姓吃上定心丸。
2.落实“四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责任,最大限度保证脱贫攻坚队伍不散、力量不减。
摘帽不摘政策,继续享受有关扶贫政策的落实。摘帽不摘帮扶,责任人每季度至少上门回访1次,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予以指导帮助。摘帽不摘监管,建立返贫预警干预机制,对已脱贫户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及时介入。
3.加强人才供给。一方面,对于新进帮扶干部进村前,要做好培训,了解风土人情和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做好工作交接,帮助新上任的干部快速适应工作。另一方面,提升本村干部的能力,加强思想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内部研讨与交流,完善、细化考核标准,不断提升责任意识与办事能力。
4.激发内生动力。扶持致富带头人,开创多元化的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引导村民参与到集体产业的管理和运营中,通过深加工等方式丰富和拓展扶贫产业链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让村民成为乡村产业主心骨。
(编辑:w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