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16:39:25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5重庆国家公务员人事网http://www.scs.gov.cn/由四川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国考岗位表,国家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5重庆国家公务员人事网?2025年全国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按照历年的考情时间来预计在10月中旬发布公告,11月底笔试。准备25国考的考生请参照下文时间进行备考:
25国考公告预约:https://sc.huatu.com/zt/25gkggyy/?25gjc
国考历年公告:https://sc.huatu.com/zt/gjgwy/?25gjc
国省考历年真题:https://sc.huatu.com/zt/lnzt/?25gjc
国省考历年分数线:https://sc.huatu.com/zt/gwyfsx/?25gjc
一、参加全国联考的省份有哪些
按照历年全国公务员的招考情况,参加全国联考的省份有青海、甘肃、内蒙古、广西、河北、宁夏、陕西、新疆、安徽、云南、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天津、重庆、江西、广东、湖北、贵州、海南、福建、河南、兵团、山西,以下是2023年全国公务员的重要时间表和招录人数汇总。
服务基层项目考生的基层工作经历、服务期的截止时间以组织实施项目的省级主管部门确定的为准。
2024年应届毕业生取得学历、学位或辅修证书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其他未经公告与资格生效时间有关的条件,截止时间均为报名开始第一日。需计算年长的,开始时间均为相关经历生效的第一天,截止时间均为报名当月,按足年足月累计。
三、报名程序(以2024年招考公告为例参考使用)
(一)网络报名
报考者应在2024年1月8日9:00至1月12日17:00登录福建考录网完成报名手续。本次考试不收取报名费,报考者应通过“闽政通APP”L4级身份认证后,方可提交报考申请。
本次考试在各设区市设置考场。报考者(含加考公安基础知识)可自行选择考区参加笔试。报考需要加试其他专业科目职位的,只能选择福州考区参加考试。1月19日24:00后,报考者不得修改笔试地点。
(二)查询初审结果
报考者可在报名次日起2个工作日后,登录福建考录网查询初审结果。每个报考者成功报考1个职位后,不得改报其它职位。
(三)申诉审核
1月9日9:00至1月15日17:00,报考者与招录单位沟通后,对“专业资格不符”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及时通过网络报名系统的申诉通道对专业资格提出复审申请,由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四)笔试确认
1月17日9:00至1月19日24:00,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应登录福建考录网完成笔试确认手续,未按规定时间完成确认的,视为放弃考试资格。
四、笔试备考指导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主旨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题目会给大家一段文字,问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在做这种题目时,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题干的“小尾巴”,也就是题干的尾句,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主旨。我们来看一下这两道题:
例题1、目前,国内的多家快递企业开始尝试拓展无人机送货业务,这样既能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又能提高快递企业运营效率。但是,自无人机技术应用以来,安全事故屡屡发生。无人机在快递业的大规模应用,还可能对空管秩序造成极大冲击。特别是引入人工智能的无人机技术,逐渐摆脱了人工干预,而且还会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优化自己的飞行路线。一旦对其监管落实不到位,极有可能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对此,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智能在无人机领域的优势,防止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无人机的广泛应用需技术和监管共同发力
B.引入人工智能的无人机技术潜在风险更大
C.快递企业引入无人机业务的时机尚不成熟
D.发展人工智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其安全隐患
【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快递企业尝试无人机送货的好处,接着通过“但是”引出无人机技术应用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接下来强调如果监管不到位,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尾句通过“对此”总结上文,提出对策,即需要技术和监督双管齐下发挥人工智能在无人机领域的优势,A项当选。B项是在说明问题,非重点,排除;C项,文段并没有指出快递企业引入无人机业务的时机尚不成熟,排除;D项,没有指出具体的对策,表述模糊,排除。故本题选A。
例题2、性格、气质、冲动、焦虑、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决定了“我之为我”的因素曾被认为取决于文化、环境与选择,却都逐一被打上基因的烙印。抽象的遗传倾向如何具化为特定人格,这是遗传学研究中尚未跑完的“最后一公里”。仅仅几个基因就能改变我们对自我的认知,这看起来似乎很荒谬。然而,在历史上,这一幕其实一直在反复上演。我们在认识基因的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造成了人类社会世界观、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的重大改变。达尔文对遗传与突变的发现,颠覆了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一个基因是否将自己“表达”出来,还取决于环境等后天因素。【2018联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基因无法独自决定一切
B.人格取决于文化、环境与选择
C.性格、气质被打上基因的烙印
D.基因研究造成了人类社会世界观、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的重大改变
【答案】A
【解析】文段开篇提出决定“我之为我”的因素都认为与基因有关,接着说明几个基因就改变对自我的认知是荒谬的,转折之后说明,这种荒谬的认知一直存在,后文介绍每一次基因的认识都对我们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列举达尔文的例子,尾句对前文基因决定论进行否定,说明将“自己”表达出来,还取决于环境等其他因素,A项当选。B、C两项,对应文段首句引出话题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强调“基因”的作用,而文段重点强调“基因”无法决定一切,还需要其他因素,排除。故本题选A。
通过以上两道题,大家可以发现:尾句对于寻找主旨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抓好“小尾巴”,准确找主旨。
(编辑:wena)